中职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1:36: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文全真模拟(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佝偻(jǖ) 休憩(qì) 如火如荼(tú) ...B.解剖(pōu) 遏制(è) 拈花惹草(niān) ...C.阻塞(sāi) 憎恨(zēng) 莘莘学子(xīn) ...D.炮制(páo) 形骸(hé) 纨绔子弟(k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纨绔 礼上往来 穿流不息 毛骨悚然 B.鞭笞 蓊蓊郁郁 一愁莫展 独竖一帜 C.蹂躏 破釜沉舟 利行节约 仗义直言 D.饿殍 顾名思义 言简意赅 苌弘化碧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以邻为壑,在国际上已是众叛亲离了。 ....

B.在这莽苍苍的山谷中,一声接一声的狼嚎,真是令人发指。 ....C.我们俩分别将近十年,想不到在这里萍水相逢。 ....

D.《建国大业》在我市上映时,电影票极其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是凤毛麟角。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不少大中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B.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C.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D.《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以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音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5.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扒着船帮___出头来。 (2)又沉到水底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___出来。

(3)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___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

(4)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___给了他们。 A. 露 冒 放 丢 B.露 钻 装 丢 C.钻 露 装 扔 D.冒 钻 放 扔

6.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故都的秋》——小说 B.关汉卿——《窦娥冤》——小说 C.翦伯赞——《内蒙访古》——散文 D.苏洵——《游褒禅山记》——游记 7.下列古诗词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明者,何可胜道也哉! C.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D.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件事是让你去做好呢?还是让我去做好呢? B.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C.张华考上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销售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9.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B.驳论可以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主要是驳论据和驳论证。 C.说明文按照不同的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物说明文,一类是事理说明文。

D.一般说来,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常常辅之以描写、议论和抒情。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匪女之为美。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知?”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 .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4分)

哂:________ 俟:_________ 成:__________ 与:_______ 12.翻译句子。(9分)

(1)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畅谈理想志趣的散文,反映了儒家________的政治主张。《论语》是一部______体散文集。(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9题。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吧?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建筑家说,建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