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0:25: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定发展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市城市建设、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济适用住房也是影响榆林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因素。2006年--2008年全市累计完成经济适用房85.1万平方米,其中2006年完成22万平方米;2007年完成1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7%;2008年完成45万平方米,同比增加了148.6%,安臵住房困难户8510户。目前在建经济适用住房23万平方米,小高层均价2300元/平方米,多层均价约1800元/平方米,在房产市场占有较大份额。

廉租房建设起步较晚。在实物配租方面,榆、神、府等7个县区申报了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1540套),总投资1.17亿元,其中榆阳区等5个县区已开工4.25万平方米、850套。

榆林商业地产市场全面兴起。榆林市传统商业主要分布在以世纪广场为中心,南北大街、新建路、长城路为主干的“三”字型模式,其中“世纪广场及新建路商业街”是目前较为高档的商业消费区,集中了中大型百货店、专卖店、榆林特色老字号;在老街和南、北大街对传统商业网点设施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形成服装、鞋帽、纺织品一条街,包括塞上饭庄、世纪国贸,古城小吃城等一些特色功能的餐饮业;再次是老城墙外长城路市场和人民中路商业区,聚集了部分榆林市本土较为知名零售企业和百货商场,如国贸、金花大厦、喜洋洋超市等。其他区域以经营生活消费品零售的小商

6

业为主,缺乏品牌意识和服务功能。从价格上看,榆林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的商业楼约30多家,老城区和长城路商业区商用房租售价格逐年上升,1-2层商用房转让均价已突破每平米4万元,月租金已突破每平米400元。从经济开发区地块分析,目前尚未形成规模性的商业消费区,大部分以住宅底商为主,零散经营小餐饮及各类日常商品贸易,中高品质及规模的商业楼仅有本次拟支持项目在建之中。

(二)房地产价格走向情况

榆林市房地产价格总体上是逐年攀升态势,尤其是2005至2007年这三年中,房地产价格涨幅很大。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略有下降,但从2009年开始又缓慢上升。房地产价格榆林市区最高,神木县次之,北部县高于南部县。2009年,榆林城区高层商品住房均价为4150元/平方米,多层住房均价3150元/平方米;北部县高层住房均价3250元/平方米,多层住房均价2650元/平方米;南部各县高层住房均价3000元/平方米,多层住房均价2100元/平方米左右。2006年榆林市区商品房均价1646元/平方米,2007年涨至2300元/平方米,2008年更是涨至高层4000元/平方米、多层3000元/平方米,2009年1-10月份,高层3900-4100元/平方米、多层3000-3200元/平方米。

尽管2008年下半年以来成交量下降明显,但房价仍未下降且略有上升,这主要是受建材价格、心理预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2009年特别是二、三季度以来,榆林城区楼市发生强势反弹,从低迷逐步走向火热,5-10月份刚性需求促成

7

成交量大幅反弹,房价平稳上扬。在各级政府调控下,榆林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平稳,销售价格快速增长的态势已经得到控制,目前开发区住宅价格在4000-6000元/平米之间,居民住房消费也趋于理性,市场需求由投机投资转向自住型,供求双方不温不火,量价较为平稳。

(三)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特点

1.房价起伏大,楼市回暖快。榆林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撤地改市特别是2002年以后逐步发展壮大,多以本土企业为主,一些经营思路、开发模式、营销策略、管理经验、广告宣传、市场定位、经济实力等方面较好的企业脱颖而出,消费者对撤地改市后房价涨幅的心理预期,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利好的影响,榆林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在“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的作用驱动下,在某些大楼盘开盘时甚至出现了排队买房的现象。

2.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北差异较大。由于我市经济南北差异较大,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房产业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目前我市仅有榆、神、府、定、靖、横等北部6县区有规模较大的房产市场,绥、米、子等南部6县区房产市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同时,房价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的神木县2006年-2008年全县共建成商品房面积60万平方米,房价高峰时一些地理位臵优越的房价达到5400元以上,南部县区的房价则普遍较低,基本和我市的人均收入水平相一致。

3.土地价格大幅攀升以及住房消费者对住宅小区的人

8

居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为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创造了机会。榆林城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工作从2001年起实施,随着土地管理政策的严格化及供地方式的规范化,土地使用权供应方式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土地使用权供应也将由经营性用地招标挂逐步完善到工业用地的招拍挂,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价格随着榆林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水涨船高。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住宅小区的规模、绿化、物业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房地产企业面临整合的局面,一些实力较弱的房地产企业逐步退出市场,为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创造了机会。

4.房地产资金来源借贷比重增加,自筹资金比重减少,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2006年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本年度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到17%,到2008年上升到33%;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的比重分别由51%、32%下降到2008年的42%和25%。在省内其他地区房地产公司贷款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我市房地产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稳中有升,也是我市支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政策的具体体现。2009年国内贷款达到48%,企业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分别占到27%、25%,企业自筹资金和以定金及预收款为主的其他资金来源下降,反映了房地产投资者和大多购房者处于更加理性状态。

三、榆林房地产未来发展的预测

(一)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市场信心增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经济增速放缓。2009年伴随着国家促进经济

9

增长一揽子计划的实施,经济企稳回升势头明显,总体形势积极向好。2010年榆林市上半年GDP总值达753.37亿元,同比增长21%。这对榆林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购房者对楼市的信心增强,各类购房需求活跃。

(二)人口的增加与消费者的刚性需求呈正比变化。 榆林市房地产业发展尚有较大空间。近几年来住房建设投资和消费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是适应的,是在基数较小情况下的持续、快速、平稳增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者优化居住环境、住宅更新换代的需求旺盛,房地产业发展还有较大空间。根据《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和《关于加快建设200万人口“大榆林” 实施方案》,到2015年,榆林市区人口将由2008年的45万增加到80万人,其中:榆阳区、榆横工业区由38万增加到60万人,横山区由7万增加到20万人。到2020年,榆林将发展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我市现有人口约45万人(含横山),预测到2015年市区人口达到80万人,按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计算,需新增住房面积1155万平方米,预计2015年榆林市区住房总需求量约1500万平方米。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外资企业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转移,也将助推房地产业的发展。

榆林市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专家预测未来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 76%以上, 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