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2:12: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摘要]2013年以来,中国几家大型互联网企业都纷纷大规模的介入金融行业,涵盖了支付、贷款、基金、保险、理财等几乎所有金融领域。本文拟就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存在问题;对策

目前,互联网金融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互联网金融不同于传统金融,它具有快捷便利、信息对称透明、低成本运营、大众平民化、工作效率高、业务范围覆盖广、行业规模发展快等强大优势。互联网金融利用移动开放平台、网络社交媒体、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先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感知、分析提炼、智能化处理,最终形成自我维护、自我管理的全能金融体系,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整体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制约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因素。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1、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产品为了获利不惜钻法律空子,导致缺乏配套的监管措施,体现了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弊端――管理较弱。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措施并未考虑到全部金融产品,如余额宝刚产生时,国家对其没有限制,导致客户把资金大量的转移到余额宝中,严重

影响了传统银行业的存款业务。 2、监管机构不够健全

传统的金融业如银行、保险、证券等都有相对应的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来进行日常的监督管理,他们分属不同的机构,可以及时发现并反馈问题。互联网金融是新兴行业,尚未建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监管,使得客户发生问题无法反馈,商家不能得到统一的行业标准进行规范。 3、从业人员行业操守意识薄弱

众所周知,如果想从事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行业,必须要学习相关知识,并获得从业资格才可以被准许进入该行业。而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员工的资质要求较低,还没相应的考试要求。缺少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乱象丛生,也有因为员工品行不好而发生的携款潜逃等问题,值得相关部门深思。

4、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尚不完善

除去监管类问题,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风险大。在过去的一年当中,互联网金融正在经受着一些负面新闻的考验,P2P公司跑路、失联,票据理财平台涉嫌欺诈,众筹方向不明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由于我国目前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所以很容易引发恶意骗贷等风险问题。

总而言之,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还不能像传统金融业那样

有一个完善的法律及监管体系,见表1。在这一方面,互联网金融行业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来修补这些漏洞。在与传统金融业竞争的同时,学会吸取其优点,才能使互联网金融系统更完美,进步更快。

表1 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金融存在问题的比较 二、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

加速确立互联网金融法并从法律层面操作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业从此有法可依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设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意义也还没有确定,更别说对其监管与控制。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关于“互联网定义”的若干意见,将互联网金融的组织形式、业务范围、市场定位、风险和监管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制定相应法律约束互联网金融的操作标准、准入标准及行为标准等,完善现有商业法规,将互联网金融较传统金融业创新的部分加以束缚,以此来保障消费者权益,明确服务双方的风险责任。 2、建立分层监管机制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种类繁多,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在建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中分层监管。例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可分配给银监会或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而P2P信贷和众筹机构则可分配给当地的工商局来监管。建立分层管理机

构,不但可以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和范围,还能通过各行各业创新的规避手段而进行专项调研控制,最重要的好处就是各个分层监管部门可以互相交流经验,以协助配合其他监管部门完成监管任务。 3、加强行业自律意识

完善行业自律准则,从行业内部规范互联网金融业。上海一信贷企业发布的“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企业联盟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自律标准”成为国内首个行业自律准则。其中,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运营应遵循的要求、从业人员的资格证明、经营过程的规范及如何对风险进行防范等,对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撰写行业自律准则起到了指导性作用,监管部门应尽快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细分和规划,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可能存在严重漏洞的业务进行限制,促使互联网金融业健康发展。 4、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

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还没有加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导致了互联网的信用贷款坏账率居高不下。因此,在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客户的实名制建设,对互联网企业进行数据库建立,将客户数据注册登记管理,这样不但可以对客户的信用进行监督,实现互联网金融违约风险控制,还能推动互联网参与双方的认证制度,确保信息无误,更安全的进行交易。

作者简介

吕瑶,辽宁大学博士,沈阳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经济学。 基金项目

1、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

项课题“辽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研究”(编号:2015lslktzijjk-26);2、2015沈阳市社科联“关于新常态下沈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对策研究”(编号:sysk201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