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哲考习题型资料(问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11: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心整理

1. 如何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和区别?

答:第一、哲学的物质概念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第二、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研究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而哲学的物质概念揭示的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不管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所揭示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范畴所揭示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物质的共同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地主都是不变的。 第三、哲学的物质概念根源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但又高于它,并给它以指导。 2.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怎样正确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掌握这一原理有何重大意义?答:第一、世界的具体物质形态无限多样。这是客观世界各种不同物质运动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本身。世界是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的统一。 第三、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在于:(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彻底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精心整理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求”就是探求和研究。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3)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物质世界既是统一的又是多样的,即多样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

4.我们办事情、考虑问题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既然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从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和尊重客观规律。 5.怎样正确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发展的需要造成危害的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必须协调发展。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活动改造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在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实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贯彻实施,从而处理和解决好我国经济与社会、当前近期发展与未来长远发展的关系。

精心整理

6.如何理解世界观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体现?

7.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认识的产生、发展、检验和归宿,,认识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依赖于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第二、理论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理论一旦形成,便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功能。其中,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采取正确的方法,从而使实践获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引导实践采取错误的方法,从而导致实践失败。 第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认识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实践和认识的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达到更高的程度。

8.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怎样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教材198-199页)

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运用这一原理说明: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教材194-195页)

答: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对矛盾中,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任何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生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