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精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17: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在今天陕西省的境内 B.都在关中地区 C.都在今天河南省的境内 D.都在今天的黄河流域 2.下列关于西周历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 B.武王建立西周

C.西周是一个地域空前广袤的国家 D.诸侯国是西周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

3.据《左传》、《史记》等史书记载,齐桓公两次在葵丘与各诸侯国会盟。规定不可堵塞水源;不可阻碍各地粮食流通;不可改换嫡子;不可随便杀死大夫;要尊贤育才;同盟国都要言归于好等。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A.齐桓公通过会盟成为春秋霸主 B.葵丘会盟是一个军事同盟 C.葵丘会盟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D.葵丘会盟主旨在于和平修好,让各诸侯国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4.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都是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5.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君选用人才普遍实行“任人唯贤”、“因功受禄”的制度,这表明 A.新兴地主取得统治地位 B.各国采纳了墨子“尚贤”的主张 C.奴隶制的特权制度趋于瓦解 D.奴隶主贵族竭力维护旧制度

6.从右图春秋时代的青铜牛尊上,你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春秋时期青铜铸造水平很高 ②人们用牛耕田 ③铸铁柔化 技术已经创造 ④酒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饮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

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芍陂

8.今天的华夏民族是中国古代各民族不断融合而来的。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最基本途径是 A.经济文化交流 B.频繁的战争 C.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和亲

9.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胡适对于社会变化与思想状况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是 A.正确的 B.根本错误的 C.片面的 D.表面的

10.《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多篇,孔子在编订《诗经》时,

为何没有将韩国的诗歌收选进去 A.韩国与鲁国当时是敌对的国家 B.韩国文化落后,无诗可选 C.孔子周游至韩国,没有受到礼遇 D.当时的诸侯国中还没有韩国

1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

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1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B.老子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C.扁鹊创立四诊法为后世中医沿用

D.“《墨经》光学八条”反映了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13.右图为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花纹图案。从画面内容我 们能够得到的有效信息有

①当时四川地区已经能养蚕缫丝②当时四川成都的酿酒业进一步发展。 ③反映当时该地区诸侯间征战不断④青铜器装饰已经从过去的图案花 纹发展为完整的画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的核心措施是

A.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 C.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D.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 15.中国古代封缄简牍并加盖印章的泥块,称为封泥。 从右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秦朝设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朝实行分封制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内史由 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16.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 《田律》规定(大意):从春季2月开始,不准进山砍伐林木;不准堵塞林间小道;不到夏季不准入山采

樵,烧草木炭;不准捕捉幼鸟或捣鸟卵;不准毒杀鱼龟;不准设置诱捕鸟兽的网罩和陷阱,以上禁令,到7月才能解除。《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 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

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 17.右图为1991年发行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二千二百年》纪念邮 票,有关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18年

B.起义军在大泽乡建立了“张楚”政权

C.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具有革命的首创精神 D.起义迫使汉初的统治者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18.“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别父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 如鸡。”汉代的这首民谣反映的主题是

A.讽刺汉代的察举制度 B.汉代诗赋的发展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下列各项能反映两汉时期我国与朝鲜半岛交往情况的是

A.光武帝赐朝鲜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 B.朝鲜半岛派遣留学生来华

C.双方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D.马韩因礼仪文化与秦相似称为“秦韩” 20.秦皇汉武开拓版图的共同做法包括

①打击匈奴 ②收服西南夷 ③统一管理越族地区 ④建立与西域各族的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1.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22.某剧组要拍一部有关汉武帝的电视剧,场景布置中要展现其文治武功,所用道具不应出现 A.《孙子兵法》 B.《天人三策》 C.淬火弯刀 D.灌钢利剑 23.两汉与匈奴的战争,实质上是 (B)

A.民族之间的冲突 B.农牧两种文明的碰撞 C.发展生产的需要 D.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

24.秦汉文化的特点之一是统一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其中多样化的特征主要是因为

A.秦汉在科技文艺各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秦汉文化上承先秦传统下开魏晋隋唐的先河 C.秦汉文化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D.秦汉时期中国已经形成了多民族国家的格局 25.秦汉科技领先世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