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5:32:0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对外汉语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名称:对外汉语

二、所属院系:人文学院对外汉语系 三、学制:四年 四、教学对象:

(一)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或学校组织的考试,被学校录取的本专业本科生;

(二)被学校录取的来华留学生。 五、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比较全面和扎实的普通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系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文学文化素养,能胜任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及中外文化交流工作、并具有进一步发展前途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具体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学知识和理论。

2、具有一定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能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汉语教学和交流,具有较强的汉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掌握对外交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礼仪。

5、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六、知识和能力结构:

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计算机能力三个方面。

(二)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言理论和汉语言学理论、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跨文化交际与中外文学文化知识等三个方面。

(三)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熟练的汉语和外语技能、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 七、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一)准予毕业课程学分:163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53学分,外语必修课44学分,专业选修课24学分,公共必修课32学分,公共选修课10学分。 (二)课程总学时:2850学时 (三)课程教学总周数:133周

(四)军训:2周,1学分;安排在暑期。

(五)教学实习:3周,4学分;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五月份。

(六)撰写毕业论文:6周,4学分;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为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

八、主要实践环节: (一)实践教学

对外汉语专业具有很强的复合性和应用性,在培养过程中本专业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各种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通过课堂研讨、写作实践(如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教学观摩与录像、专题系列讲座、参观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

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时938学时,占总学时数4398学时的21.3%。 (二)毕业教学实习

为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赴教学实验基地(我校三大留学生学院)进行三周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教学实习阶段学生通过观摩教学、汉语教学设计和讲课,将课程所学内容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教学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记录。取得及格以上(含及格)成绩的学生可获得4学分,作为在读期间所得总学分的一部分。教学实习结束后,在有关教师的指导下,对整个教学实习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并在第七学期召开毕业实习总结报告会。 (三)毕业论文

根据《北京语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指导意见》和人文学院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从第七学期末至第八学期五月底组织实施毕业论文的撰写、开题和答辩工作。 九、毕业要求: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德智体合格,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参加并完成实践教学和教学实习,取得相应学分,并参加毕业论文开题和答辩,经所在院系全面鉴定后准予毕业。 十、授予学位或证书:

见《北京语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 十一、课程设置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课程编号:310930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语言学 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念,为提高语言学理论水平、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 语言课程奠定必要的语言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语言的基本性质;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诸方面的结构规律及其演变规律; 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

采用教材:叶蜚声、徐通锵,1997 ,《语言学纲要》(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72学时,4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等

2.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一、二) 课程编号:3109043,310905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教学目的: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贯彻理论联 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现代 汉语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把握对外汉语教学和汉外语言对比的重点和难点,为 将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况,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讲授处理汉语语言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采用教材:黄伯荣、廖序东主编,2003,《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裕树主编,1993,《现代汉语》(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136学时,8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

3.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一、二) 课程编号:3109063,3109073 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文选、通论。文选部分讲解先秦、汉、魏、南北朝、唐、宋及元等时代的经典作品;通论部分主要介绍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的基本知识,也涉及汉字常识、工具书的使用及古注等。 采用教材: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学时学分:每周4学时,共144学时,8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 4.课程名称:汉字学 课程编号:310944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汉字发展历史及规律,掌握对外汉字教学的特点。

教学内容:汉字发展简史;汉字的基本类型;汉字的性质与特点;汉字的简化与整理;现 行汉字概况;汉字的传播历史与使用现状;对外汉字教学方法等。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讨论。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

5.课程名称: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课程编号:310911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教学对象: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

教学目的:本课程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介绍有关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使 学生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了解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特点、 规律和发展趋势,从而建立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从事对外汉 语教学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语言习得理论,教学法的主要流派与教学 法的基本原则,教材的使用与编写,语言测试,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等。 采用教材:自编讲义;指定参考文献: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黎天睦,《现代外语教学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观摩教学和调查研究等时间活动。 学时学分:每周2学时,共36学时,2学分。 考试方式: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