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中国现代文明社会的影响-精选作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04: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中国现代文明社会的影响

现代文明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公民社会。在推动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必须着力提高中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水平,实现人的文明素质现代化。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的新生代力量和未来社会最活跃、最积极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不仅十分迫切重要,而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的重要层面在于社会公德、国家责任感、参与和监督精神、民主平等观、守法行为、维权能力六大方面。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从以上六个方面入手,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按照时代要求,有针对性地展开,不断提升和强化公民意识水平,从而实现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现代化。 一 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自我认识。它基于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方面,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动规范等,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出视自己和他人为拥有自由权利、有尊严、有价值的人,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权利、尊严和价值的意识。 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高度发达繁荣的物质文明层面上,它更体现在人类不断发展完善的精神文明层面上。从这

种意义上讲,现代文明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人类进入了一个以公民意识为核心的公民社会。因为公民社会真正实现和提升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水准。公民社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把公民的主体地位放在首位,实现了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充分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它又十分重视和强调公民对社会、国家、他人应当承担的自觉的责任意识。而上述两个方面都是通过法律的规范来保障的,通过公民内心强大的道德力量来约束,因而现代文明社会当然也是一个法治社会、道德社会。 在公民社会中,每个公民的个体都是一个“大写”的人,都充分享有独立、自由的人格尊严。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大力提高公民自身的文明素质,推动人的现代化。而现代人的文明素质首先应该体现在必须具有自觉的公民意识,而且应该主动自觉地把这种公民意识转变为具体的公民行为。只有当社会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行为得到充分的体现,社会才会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人的尊严才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人们心中向往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才会得到充分体现,文明、道德、法制、和谐的社会才会真正实现。所以说,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 二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中国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但相对而言,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虽然进步明显,然而其与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发

展水平并不平衡,离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相距甚远。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公民意识就极其微薄,且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也一直未得到高度重视。

在当今中国迈向现代化文明社会的进程中,全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公民意识的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成员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评价和情感程度。中国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经济实力发达程度的差距上,还体现在公民意识和精神文明层面的差距上。中国社科院李慎之教授在《改革》中指出:“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因此,在当今中国,加强公民的公民意识培养和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对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大学生群体作为一种新生代力量,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且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泼的力量,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对全社会有一种引领、示范作用和效应。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会直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素养,推动中国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现代化文明建设水平。 三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层面

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行为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文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