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4 6:32: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读《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有感

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假使我们拥有“一桶水”,经过长时间不断地倒给学生,还能剩多少? 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一桶水”够吗?这“一桶水”的水质又如何?教师是教学生学会“取水”,还是教学生等着“倒水”?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离不开读书这个“加油站”,离不开读书这个“保鲜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可能比其它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更需要不断读书。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有时无从下手,也不知有什么好的对策,这就需要不断向专家与同仁交流,不断地学习。

为了解决课堂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2014年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就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指导丛书》之一,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浙江省教育厅研究室研发,王耀村主编,郭玉英指导,还有众多专家和优秀教师参与编写和提供案例。本书包含28个初中科学教学关键问题,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科学核心知识;下篇是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理解的科学思想与方法。本书对每一个教学关键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教学关键问题分析,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教学案例的示例。整书48个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包括:教学任务分析、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学评析四个部分。每个教学案例还配备了微课程视频,包含说课、上课、反思、点评四个视频,共计192段微视频。这些视频可以直接用手机扫二维码进入观看,封面后面的资源目录二维码可以看整个内容,每个案例的右边二维码可以看本案例的内容,非常方便,这为科学教师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高质量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提供了实在的、具体的载体,为深化科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实践支持。

阅读过程,我发现教学案例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微课程视频,虽然很短,但是能让我们一睹优秀教师上课的精彩,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对教学关键问题分析和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结合平时教学,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记得2015年,在我们学校举行的学区教研活动,按照上面的指示,学校要求我上一堂公开课,根据多方面情况分析,我思量后决定上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小学科学虽然对地球知识进行一定的介绍,但是没有具体阐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而本节课是初中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的一堂起始课,从人类身边的地球开始,到宇宙深处的星系结束,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只是根据课标要求,按照教材内容,进行了知识上的分析,而本书的教学关键问题分析,不仅将前后的知识进行分析,而且非常详细地分析了学生在认识大自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圈层结构、板块运动等在课堂里无法直接真实感知,需通过前人的认识、自然现象进行间接推测;对地形、土壤、水、天气与气候等多样性缺乏直接体验,它们与人类相互影响时速时缓,学生常缺乏系统认知。”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另外,还特别强调学习人类认识地球的相关史实的重要性,这是日常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忽视的。现在反思我的这堂课,我是以人类认识地球的时间先后为主线,由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到现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证明地球的形状的证据,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1961年4月16日苏联“东方一号”载人

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虽然课前预习的学生能讲出一些,但是整个课堂确实还是教师讲学生听为主,侧重了史实的知识性,轻视了其演绎归纳的过程。

在教学关键问题解决方面,本书给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破解策略,如在“观察”中探究地揭示隐因、在“穿越”中客观地看待史实、在“质疑”中批判地认识前人的知识、在“数据”中准确地感知地球、在“制作”中直观地强化认知。如果让学生在“过去”与“现在”间穿越,让他们作为过去的当事人,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或是推测各种当事人的观点,以问题为导向,如“假如你是毕达哥拉斯,看着远去帆船,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展开讨论;作为“现代人”来审视“过去人”的观点,以“过去人”的角色推测“过去人”的观点,再以问题追问“对于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观点,你有什么想说的?”,我想,这堂课的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气氛会大大提高。对于地球的形状、圈层结构等在课堂里无法直接真实感知的内容,如果采用“数据”感知地球的形状,给学生出示:数据1:钦博拉索峰(位于赤道地区南纬1°)海拔6310m,从地心到峰顶为6384.1km;珠穆朗玛峰(北纬27°59'17”)海拔8844m,从地心到峰顶为6382.0km。数据2:北极凸出18.9m,南极凹进25.8m。让学生猜测:赤道半径与两极半径哪个大?地球的形状怎样?比起老师直接出示现代科技测量结果,学生主动建构地球形状模型,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形象的感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用动手“制作”圈层结构模型,用五颜六色的橡皮泥来制作地球的圈层结构,比单纯的纸上谈兵要更具体、更全面、更直观。

总之,本书紧密围绕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施,以教学关键问题的梳理、提炼与解决为突破口,凝聚来自基层的实践智慧,是一本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品质,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好书,值得拥有和认真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