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2 17:30: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2.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

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B) 经济建设

23. 学校教育与()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A) 社会教育

24.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课程

内容的“素质化”。(A) 素质发展

25.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115

(D) 内部矛盾

26.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

义。 (D) 思想道德素质

27.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8. ()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

心设计教学。(B) 个别化教学 29.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166

(C) 教育内容

30. ()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156

(D) 人才综合培养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164 (A) 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

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 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

、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 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2. 我国原有教学存在弊端较多,但从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角度看,主要是()等方面。152

(A) 过多关注于教 (C) 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D) 曲解健康成长的内涵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具有的相对明确的标准是()。21 (A) 志向追求明确 (B) 兴趣爱好拓展

(C) 思维活跃敏锐和信心勇气倍增 (D) 提高创造智慧

4. 与全面振兴国家的要求相比,目前人们思想素质还存在的一些差距是()。29

49

(A) 认识偏颇,观念陈旧 (B) 社会公德不足 (C) 良心约束无力 (D) 视野短浅

5.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7 (A) 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 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

性的教学方法

(C)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 种知识

(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6.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7. 社会文化的核心包括()体系。88 (A) 社会价值 (B) 社会规范

8.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15

(A) 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C) 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 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9.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169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

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

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10.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

等等。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11. 校风包括()、考风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11 (B) 教风 (C) 科研风气 (D) 学风

12. 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的依据主要从()方面考虑。111

(A) 理论依据 (C) 政策、法律依据 (D) 现实依据 13.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94 (A)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思想

14.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