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0:17: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
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说课稿 [教学过程]
一、话说成语,激趣导入
1.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就是其中的一块瑰宝,有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成语来自神话故事,有的成语来自民间传说,有的成语来自古诗词句,有的成语来自寓言故事,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寓言呢?你们知道哪些成语来自寓言故事呢? (狐假虎威、刻舟求剑、掩耳盗铃、自相矛盾) 2.学生交流。(要求说出寓言故事的名字,并简单说说其中的道理。)
3.今天,我们再学习一则寓言故事:螳螂捕蝉。(板书课题)
指导书写螳螂,你们认识螳螂吗?
(凭借生活经验认识这个朋友,螳螂又叫刀螂,但不是刀郎,加深对螂的认识,螳螂对庄稼有益。) 4.教师拓展:人们一提到螳螂捕蝉,就会想到黄雀在后。你们知道它的出处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韩诗外传》,让我们一起
来欣赏一下它原文:(多媒体出示)
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指导学生理解,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精确与简练。 (设计意图:由狐假虎威、刻舟求剑这些成语引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质朴、自然而又意蕴深长。读课题、明题意、释来源,为读懂课文作了铺垫,隐含着一种较为强烈的寻根意识。) 二、巧妙入文,探究感悟
同学们,读读下面一段话,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多媒体出示)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样子,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
2.说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自由自在?指导学生造句。 3.借助插图,自读感悟: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读书感受,填空:
(1)蝉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2)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5.总结,读了这个成语故事,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入手,对课文进行重组,直接切入第一个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清了蝉、螳螂、黄雀和少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利用填空形式,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掌握重点。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忠告,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个道理的认识。通过反复的朗读品味,挖掘成语内在的意蕴。) 三、整合资源,巧妙入境
过渡:是啊,凡是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请大家再读下面这个小故事:(多媒体出示)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读过这个故事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如何理解固执,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