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审旗无定河镇河南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孤独之旅》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5 13:29: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孤独之旅》

教·学课题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孤独之旅》 1 总课时数 主备人 上课日期 陈庆 1.理解、积累“厚实、歇斯底里”等词语,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2.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对表教·学目标 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品味小说意味深长的语言; 3.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 重难点 教·学准备 1.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2.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多媒体课件 教·学札记 教·学 过 程 一、积累常识,了解背景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读书,后留校任教。有长篇小说《红瓦》、《草房子》等,《草房 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 篇小说,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悲 怆。 1.给加横线字注音 乱窜( ) 给予( ) 戳破( ) 万顷 ( ) 掺杂( ) 觅食( ) 撩逗( ) 纯粹 ( ) 2.释词 ⑴置之不理: ⑵日甚一日: ⑶歇斯底里: ⑷一落千丈: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默读课文,利用小说三要素来概述主要内容。 人物: 环境: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赏析段落,重点研读 1. 结合杜小康的心理活动,说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并赏析小说中关于“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的环境描写,体会这些内容与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四、 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感受过孤独,试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