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发展变化学前诊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1:48: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9年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发展变化学前诊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解者都是异养需氧型生物 B.生产者都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C.人体内的疟原虫是厌氧型的消费者

D.消费者消耗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产者

解析:选A 分解者有厌氧型和需氧型两类;无论是绿色植物,还是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这些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寄生在人体细胞内的疟原虫,其生活的环境是缺氧的环境条件,是厌氧型的消费者;消费者消耗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产者。

2.种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其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条件下,杂草的分布属于丙型 B.自然条件下,乙是种内斗争的结果 C.种群分布型与其资源需求有关 D.种群分布型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解析:选D 图丙分布属于随机型,杂草属于此分布类型;图乙分布属于均匀型,是种内斗争使资源和空间合理分配的结果;种群不同类型的分布是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种群生存;种群的分布型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群落层次的水平结构。

3.图1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2是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c是种群密度,指的是某种群的总数量 B.图1中的a和b分别是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2019年

C.图2所示种群的年龄组成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 D.并非全部的生物种群都具有图1中的a特征

解析:选A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其大小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所以图1中的c表示的是种群密度,它指的是某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而不是种群的总数量。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而年龄组成既影响出生率又影响死亡率,所以图1中的a和b分别是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图2中曲线开始阶段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年龄组成为稳定型,之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年龄组成变成了增长型。某些生物无性别之分所以也就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

4.如表是科研人员研究“施加秸秆和蚯蚓活动对麦田氮元素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其中表施处理是将秸秆均匀覆盖于土层表面,混施处理是将秸秆与0~20 cm土壤均匀混合。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处理 有机碳 (g/kg) 6.88 8.71 8.61 9.24 9.39 全氮 (g/kg) 0.69 0.85 0.83 0.92 0.91 铵态氮(mg/kg) 3.59 3.86 4.09 4.29 4.21 硝态氮(mg/kg) 16.69 17.59 21.13 18.98 21.21 对照 秸秆表施 秸秆表施+蚯蚓 秸秆混施 秸秆混施+蚯蚓 A.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土壤中有机氮主要以蛋白质、纤维素等形式存在 C.蚯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

D.混施秸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可能是低氧影响了分解作用

解析:选B 蚯蚓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纤维素是糖类,不含氮元素;从表中结果来看,蚯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如果混施秸秆土壤中氧气含量少,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会减弱,有机物分解减少,从而使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

5.图1中的a、b、c和图2中的甲、乙、丙、丁为两个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

2019年

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的生物成分,生态系统Ⅰ中a、b、c三个种群之间数量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生态系统Ⅱ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同化量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Ⅰ中,能量流动方向为a→b→c B.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丙属于第四营养级 C.若c、丁为植物,常用样方法调查两者的种群密度 D.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构成了一个群落

解析:选C 按图1中曲线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看,能量流动方向为c→a→b。甲、乙两个种群的同化量之比约为1∶1,不符合10%~20%的能量传递效率,故它们应属于同一个营养级,因此丙属于第三营养级。常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图2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甲、乙、丙、丁四个种群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发展变化——种群数量变化与群落演替 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达到稳定阶段后,物种组成稳定不变 B.火灾后森林的自然恢复过程是群落的次生演替 C.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D.群落演替是一个优势种替代另一个优势种的过程

解析:选B 群落演替达到稳定阶段后,物种组成也会发生改变。火灾后的森林还有土壤条件及部分繁殖体,该处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在进化,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7.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达到顶极群落时P/R<1 B.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优势物种会发生改变

解析:选A 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减小,到达顶极群落时,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