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化学总复习练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3-3(基础小题快练)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0:34: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溴水褪色,乙变成丙。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

A.SO3 H2SO4 H2SO3 H2S S B.SO2 H2SO3 H2SO4 SO2 SO3 C.SO3 H2SO4 H2SO3 SO2 Na2S2O3 D.SO2 H2SO3 H2SO4 H2S S

解析: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O2,SO2溶于水得溶液H2SO3,向乙溶液中滴加溴水生成H2SO4和HBr,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H2S,把H2S通入H2SO3得到沉淀S。

答案:D

2.硫酸、亚硫酸和氢硫酸是含硫的三种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向Na2S溶液中通入SO2则产生淡黄色沉淀

B.这三种酸都是二元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酸式盐和正盐 C.这三种酸的水溶液久置空气中都会变质且原溶质的浓度减小 D.向氢硫酸、亚硫酸溶液中滴加氯水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硫酸在空气中不会变质。 答案:C

3.用硫及其化合物制硫酸有下列三种反应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浓HNO3

途径①:S――→H2SO4

O2O2H2O

途径②:S――→SO2――→SO3――→H2SO4 O2O2H2O

途径③:FeS2――→SO2――→SO3――→H2SO4 A.途径①的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

B.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降低成本

C.由途径①、②、③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

D.途径②、③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论

解析:途径①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表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A项正确;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为可逆反应,通过增大O2的浓度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率,降低成本,B项正确;由途径①、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S,各转移6 mol e-,而途径③转移7 mol e-,C项错误。

答案:C

4.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视角。硫及其化合物与价态变化为坐标的二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图中X的电子式为________;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易变浑浊,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变化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O________(填“强”或“弱”)。

(2)下列物质用于Na2S2O3制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理论上有可能的是___

b.Z+S

d. NaHS+NaHSO3

_____(填字母)。a.Na2S+S c.Na2SO3+Y

(3)治理含CO、SO2的烟道气,以Fe2O3做催化剂,将CO、SO2在380 ℃时转化为S和一种无毒气体,写出该治理烟道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X为H2S,S最外层6个电子,能够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电子··式为HS··

H;H2S在空气中变浑浊是因为被氧气氧化为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O2===2S↓+2H2O,所以S非金属性比O弱;(2)Na2S2O3中S为+2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2和小于2,a中S化合价

答案:(1)H

··S··

都小于2,c中S的化合价都大于2,b、d符合题意。

H 2H2S+O2===2S↓+2H2O 弱 (2)bd (3)2CO+

Fe2O3

SO2=====S+2CO2

380 ℃

5.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是一种正盐,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

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XYYZA――→B――→C――→D――→E

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

D、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

(1)A是________,Y是________,Z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X是强酸时,E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3)当X是强碱时,E是________,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解析:因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6,则Y为O2,进而推知C、D为氧化物,O2O2

B――→C――→D为连续氧化的过程。因E为酸,故C、D均为非金属氧化物,Z为H2O。O2O2H2O当X为强碱时,该连续氧化关系为NH3――→NO――→NO2――→HNO3,进而推知A为铵O2O2H2O

盐;当X为强酸时,该连续氧化关系为H2S――→SO2――→SO3――→H2SO4,进而推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