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5 22:42: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闺怨诗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山中寡妇 杜苟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第一句写丈夫因当兵战死于疆场,女人只好孤苦一人住在山中的茅草屋中,概括地写出了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运。
B.颔联的“犹”字和“尚”字两个副词极具表现力,有力地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罪行,揭示了百姓难以活命的原因。
C.颈联写反动官府残酷掠夺所造成的结果:“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形象地渲染出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境况,很有艺术感染力。
D.在诗的尾联,诗人直接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强烈控诉了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被剥削者的深切同情。
E.这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诗人的情感通过人物刻画和生活场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1.AD; 2.本诗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突出地表现了山中寡妇饱受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特征。她即使住在山中,也逃脱不了沉重的赋税。她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生活的摧残使她未老先衰,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官府的残酷掠夺使她只好挖来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新砍来的柴火“带叶烧”,其生活困苦之状让人难以想象。
解析:A项“因当兵死于战场”错解词意,是死于战乱;D项“直接抒情”、“矛头直指”、“强烈控诉”均不恰当,尾联是生发议论,不是抒情。 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夫石
①
②
(唐)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夫山 (宋)陈造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妻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注】①诗人于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受打击和迫害,长流远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②山椒:山顶。③荡子:外出不归的男子。④行役:出门在外,这里指外出的男子。⑤红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所居。⑥良:实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刘诗首句,“终日”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夫”字形成句中反复辞格,意转声连,节奏舒徐,音韵悠扬。
B.刘诗第三句,“几千载”突出苦恋之执着;末句“初望”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只似”“初望”,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与深切。
C.陈诗起首四句,不仅写出了眼前望夫石的外形,同时又将当年望夫女子的容貌与心情灌注入石像中,从而起到了既写人又写石的作用。
D.陈诗中,望夫女子自问自答,诉说自己的丈夫外出,音信断绝,自己抱恨无极,精诚不灭,而化成石头,接着又转入写景,渲染气氛。
E.刘诗为七言绝句,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在“望”字上做文章;陈诗为古乐府诗,通过细致的外形描写与问答,深入揭示女子的苦痛心情。
2.两首诗在表现望夫女子的不幸时,运用的手法及作用有何不同?试简要说明。
答案:1.AD; 2.①刘诗侧重正面描写,写因丈夫出外未归,女子之痴心与痛苦的等待,突出表现其对爱情的忠贞与执着。
②陈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女子望穿秋水,化成石头;而她所等的人却被其他女子勾住了魂,变了心,忘记了家中妻子。鲜明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控诉,深化悲剧主题。
解析:A项,“反复辞格”错,应是顶针辞格;
D项,“望夫女子自问自答”错,应是诗人见山而浮想联翩,因而发出“这是什么时代的人,因丈夫外出不归而痴情化石的呢?”的疑问,之后才借望夫女子的口吻回答提问。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注】①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②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当“繁”解释。③荣:犹“花”
1.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的凄凉孤独形成对照。
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
D.在五、六句的基础之上,七、八句转入了对失望心态的描写,“此物何足贵”一语中有对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自我安慰。
E.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2.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奇树”的象征意义。
③
②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