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四电及接口监理培训考题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1:09: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北京铁城大张高速铁路项目监理部

路基专业综合接地培训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路基预留接口包括:综合接地 、接触网支柱及 拉线基础 、“四电”过轨管线及集水井排水管、声屏障基础等。

2.路基综合接地线埋设位置:路基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基床底层内,埋深、距每侧线路中线距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每侧贯通地线每隔50 m左右(路基接触网基础位置)及公跨铁、人行天桥处各引出一根分支线,左右两侧贯通地线每500 m进行横向连接一次。

3.铺设综合贯通地线: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向小槽内回填40 mm厚的粒径不大于5 mm的土壤,然后敷设综合地线,地线敷设采用电缆支架,人力拉引。

4.人工夯实:综合贯通地线及分支、引节横向连接线敷设完后,回填60 mm粒径不大于5 mm的土壤,人工用小型冲击夯夯实。监理对夯土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夯土密实。

5.综合接地电缆埋设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 ω。并填写“路基地段综合接地接n检查记录表”,电阻测试按500 m检测一点。

6.核对图纸:对“四电”过轨管的设置位置进行核对,尽量集中过轨且相互间做好避让。过轨管道及手孔的设置位置,必须避开线间集水井、接触网立柱基础及下锚基础。接触网过轨管手孔中心距接触网支柱基础中心1.5 m,通信信号电缆过轨管道与电力电缆、接触保护地线及供电线等强电过轨管道的距离不小于0.5 m。

1

7.声屏障钻孔桩基础的基坑必须全部用混凝土灌注密实,表面应与路基表面衔接平顺。声屏障基础距线路中心线位置允许误差为: 0mm +20mm, 、截面尺寸允许误差为:±20 mm,埋置深度不小于设计值。

8.桥梁预留接口包括:桥墩 、梁体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电缆上下桥锯齿槽口 及电缆上下桥爬架基础槽道、公跨铁及人行天桥综合接地等。

9.每根钻孔桩接地钢筋采用桩身通长的结构钢筋代替,选取靠近承台纵、横接地钢筋的桩身通长结构钢筋,与承台接地钢筋用φl6 钢筋L 型焊接。

10.墩身接地钢筋,墩身在小里程方向距桥墩外轮廓线250mm、距桥中线1.05m左右侧处设两根专用的φ20 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并相应在墩顶设两个接地端子。在地面下300 mm处线路中线上小里程方向引出1个接地端子,供检测用。

11.在箱梁顶板横向接地钢筋之间,由防撞墙底专用纵向接地钢筋,每2 m引出1根竖向的φl6 专用接地钢筋。每侧14根,两侧共计28根。

12.桥面电力电缆槽底接地端子,由箱梁顶板内兼做横向接地的钢筋焊接引出,浇注混凝土时采用定位钢筋控制标高 、位置 。接地端子顶面高出梁面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并最终与保护层表面平齐。

13.锯齿形槽孔深度为250 mm,相邻两孔梁的槽口要对齐 。槽口位置与相应槽道位置对齐。

2

14.隧道预留接口包括: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 ,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过轨管线 埋设等施工。

15.隧道左右两侧的电力电缆槽中各设置一根贯通地线。利用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纵向贯通的一根φ16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 ,此纵向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断开距离不小于

10cm,并且每100m通过φ16的连接钢筋与电力电缆槽中的 贯通地线 连接一次。

16.Ⅳ、V级围岩隧道内综合接地: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钢架 作为接地极,以约6m为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距选择初支钢架作为环向接地钢筋 ,用于接地的钢架与接地锚杆焊接牢固,并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的1根φ16纵向结构钢筋 连接。

17.纵向接地钢筋与环向接地钢筋“L” 型焊接。防闪络接地钢筋的焊接要求同综合接地,槽道贯通性良好。每组二衬混凝土浇筑前、浇筑后,量测槽道贯通性并做好记录。

18.已完成二衬的隧道:在两侧电力电缆槽下钻直径为50mm的孔,打入直径为42mm的镀锌钢管(长5-6m)作接地极,并用砂浆将孔填满。每个台车长度左右侧各打1根 接地钢管,用直径不小于φ16的钢筋将接地钢管 与信号电缆槽侧墙上部纵向贯通的接地钢筋 焊接。

19.做为接地极的钢拱架除按设计要求采用螺栓连接,连接板之间加垫橡胶板,为保证钢架之间的可靠接地连接,两钢架之间采用直径φ16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