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40: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社会学知识点整理

1. 家庭:直接由亲属关系连接起来的一群人,其成年成员负责照料孩子 2. 亲属制度: 个体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或是通过婚姻形成,或是通过连接血亲的血统关系而确立。

3. 核心家庭:两个成年人与他们亲生或领养的孩子一起住在一个家户里。

4. 扩大家庭: 当住在一个家户里的不止是一对已婚夫妇及其子女,而且还有近亲,或是彼此之间有一种紧密而又持续的关系时,便称之为扩大家庭。(扩大家庭可能包括【外】祖父母、兄弟及其妻子、姐妹及其丈夫、姑姨和甥侄) 5. 社会事实: 1、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2、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的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3、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 4、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6. 机械团结、有机团结

1.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2.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

7. 马克斯.韦伯——理念型、理性化

1.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2.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课层制的兴起。韦伯担心现代社会试图规范社会生活各方面,压迫人类精神。

8. 功能主义者观点

1.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 和团结。

2.有机体类比

3.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9. 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的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10. 潜功能:与显功能相反,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哪些活动后果。 11. 冲突视角:

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 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由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拉尔夫·达伦多夫认为功能主义者只考虑了社会和谐共识的方面,但是冲突和分裂同样重要

冲突主要源自个人和群体所具有的不同利益

12. 科学的概念:是为发展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知识系统而系统的运用一系列方法,包括经验调查、数据分析、理论思维及对各种论点的逻辑评估。 13. 各个研究方法是什么及其优缺点

民族志:

提供大量有关群体、组织和社群中的人的行为以及这些人如何理解他们自身的行为的信息。运用参与观察或访谈的方法。

优点:通常能够获得比其他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并且有深度的信息;提供有关社会过程更加广泛的理解。 局限:只能用来研究相对小的群体或社区;结果仅能应用于所研究的群体或社区;基于单纯的实地调查难以进行概括化。

融入并非真正所属社群的孤独感。依赖于研究者获得有关个人信任的技巧。研究者过于成为局内人失去了外部观察者的视角。

问卷调查:

标准化问卷与开放式问卷:问卷题目一般是要使一组访谈员能以同一预定顺序提问并记录回答。问卷也应当考虑到答卷者的特点。

抽样:样本的代表性

优点:资料更容易量化和分析。有效的收集大量的个体数据,可以研究大量人员。允许对答卷者的回答进行精确的比较。

缺点:资料可能是肤浅的。给准确性值得怀疑的结果赋予精确的外表。答案可能是人们声称认为而非实际所认为的。

实验:

尝试在研究者确立的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检验一个假设。只有小群体的个体能被带进实验室情景,有很大局限性。被研究者的反应可能受其实验情境的影响。

霍桑效应(工作效率的研究)

菲利普·津巴多(监狱里的行为受监狱本身情境本身的影响比监狱中的 个体特征大)

生活史:

纯粹属于社会学和其他社会学科领域。包括收集关于特定个体的传记资料。信件、报告和报纸记述之类的资料用来补充和检验个体提供信息的有效性。多用于信仰和态度的历史研究。

比较研究:特定研究领域的事态。 历史分析:时间视角 口述史

综合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 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优缺点

14. 三角测量法:在研究中运用多种方法,使用每一种方法去补充和检验其他的方法。

15. 分析马克思·韦伯“新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什么因素使现代工业有别于早期的经济活动类型?

1.积累财富的欲望

2.新的对待财富积累的态度 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强烈的积累财富的驱动力、克己和节俭的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精神中所包含的态度源自宗教——清教 二.加尔文主义的观点:

人是上帝在尘世的工具,上帝需要人履行天职,即为了上帝的莫大荣耀的一种职业。

预定观念:只有在某些命中注定的个体才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死后可

以升入天堂。可以让信徒领悟这种获选的某些信号。

结论:在一项天职中赢得工作成功,以物质上的丰足为指标,这成为一

个人确实位列选民的重要信号。

三.清教:1.有节制的节俭生活 2.奢侈是一种罪恶

积累财富的驱动力同严苛而朴素的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 四.批判

在人们知道加尔文主义之前,在早期的意大利商业城市看到“资本主义精神”的眼光

在天主教的信仰中也有“以工作为天职”

韦伯的基本观点仍然被许多人接受,令人注目,富有启迪

16. 四大理论问题:

1.人类行为与社会结构 2.社会中的共识与矛盾 3.性别在社会学中的理解 4.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

17. 人类行为与社会结构(结构与行动)

涂尔干:社会优先于个人,社会远远大于个体活动的总和。具有一种结构的稳定性或固定性。社会结构制约着人们的活动,对个体所能做的事情做出限制 批判:受符号互动论的影响,社会是彼此联系的以特定方式行事的多个个体,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由评价,人们处在一个被文化意义渗透的社会世界里。社会现象并不类似于物,而是依赖于我们所做事情的符号意义。

评价:1.两者之间的差异言过其实 2.涂尔干的观点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