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培训(李天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7:22:2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部分 新闻导语

一、导语的定义: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要求用最精粹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地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以及最能吸引受众注意的内容。平常所说的消息的结构是“倒金字塔式”结构,原因就在于此。

二、导语六要素: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部分要素”:根据新闻特点,选取几个最能激起受众兴趣、突出新闻要点的要素写进导语。

三、导语的写法:对于文章的写作,有“凤头、猪肚、豹尾”的讲究,新闻导语尤其要用“凤头”的标准来要求。既要简短,又要新颖靓丽。这个凤头要怎么写呢?

一是提示主题、突出精华。导语里直截了当地把最有价值、最有报道意义的信息表达出来,就会让这条新闻含金量大大提升了。

二是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写短导语、用短句子,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因为短导语活泼明快便于阅读,读起来铿锵悦耳,有节奏感。

导语的写法主要包括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等几种,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学习。

(一)叙述式。就是直截了当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与归纳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最主要的最新鲜的事实,突出新闻要旨,给人以总的印象,便于读者阅读全文。我们报纸上很多导语就属于这一种类型。它的特点是简练、明白、平易朴实,能够用较短的篇幅扼要地介绍出新闻事实来。

对这种方式的要求是: 1.要提示实质性内容。

2.显示新闻的及时性。众多大报在时效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大家留

意的话,会发现消息中用昨天、今天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多,尽可能让读者品尝带着温度的最新鲜的新闻。

3.是让人一眼看到新意。

4.是要写出事物的特点。比如有这样一个导语:“一家经营小到蜜蜂、大到老虎的标本公司——中国东方标本公司,自5月1日成立以来,已经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兴趣。”就是突出了这家标本公司货色齐全这样一个特色。

(二)描写式。就是作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如1980年两篇关于美国圣海伦斯火山爆发的电讯:法国路透社是这样写的:“美国地质专家报告说,圣海伦斯山的火山口昨晚由于‘日潮的吸引’,把阵阵灰烬喷向五万英尺的高空。”这就是叙述式的写法。而另外一篇合众国际电讯的导语则是这样写的:“圣海伦斯山昨晚爆发,从烟雾笼罩的火山口喷出的巨大蘑菇状黑色烟柱升入天空,高达将近十英里。驾驶飞机在大山上空飞行的飞行员说,这次火山爆发看起来就象是原子弹爆炸。”这就是用描写的手法,寥寥数笔,就把火山的情景生动地勾画了出来,让读者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评论式。导语从议论入手可使叙述与议论交织在一起,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写法来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论,说明其意义,这就是评论式导语。如“由公司员工自行研发的个贷报告模板顺利出炉,该模板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个贷评估人员的工作时间。”这就是作者对这个模板的评论。

评论式导语的写作要力求做到:

1.见解中肯、一语中的。作者要善于从小事中引出大道理,还是刚才的这个例子,我们还可以给其一个评论:“这是该部门坚持技术创新取得的又一硕果。”这就使之上升到反映员工工作作风这样一个高度。但是这种写法必须是确有其事才能这么写,而且不宜每次都这么写,否则就又进入一种死板的模式了。

2.是言简意赅、文字紧凑。评论式导语同其它导语一样不可拖沓冗长,这样才能干净利落。

3.注意场合,用之得当。这是初学者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讲新闻是有客观性的,这种客观性就表现在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分量是有客观性的。比如说部门之间举行了一场乒乓球赛。这是一条新闻。可是部门间的比赛高度可能不够,有些通讯员写的时候可能就会加上以实际行动支持奥运会等,这就有点人小戴大帽子的感觉,还有一些通讯员喜欢在稿子里写为了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或是为了公司的战略规划而继续努力,在用这些字眼的时候都要特别谨慎,否则会事得其反。

(四)提问式。这种导语是将已经解决的问题选用疑问式鲜明地提出来,然后再用事实加以回答。如:长江究竟有多长?这种导语的难点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新闻的核心事件,常用于就读者关心的或与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提问,或是抓住大家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情来提问。

四、导语写作禁忌:

(一)避免写缺乏核心要点的导语

(二)避免写“臃肿的”导语

(三)避免导语与标题的简单重复

第四部分 新闻主体

讲完“凤头”,我们谈一谈“猪肚”——主体的写作。

一、主体的含义: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消息的躯干,位于导语之后、结尾之前。它的作用表现为:阐释导语所揭示的主题,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或者解释消息的原因、意义。

这里顺便了解一下背景。背景是指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它说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条件、性质和意义,是为了充实新闻的内容。背景材料一般有三类: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政治背景、历史地理、物质条件等)、诠释性材料(人物生平、历史典故等)。

二、主体的写作:

主体的作用大家不难理解,可是要怎么写好主体呢?

(一)要紧扣导语。在动笔之前,我们就应该对消息的全篇有个大致的构思。导语为整条消息写作定了基调,规定了方向,在主体中就要按导语铺设的轨迹来走。

(二)层次分明。理清了材料之间的关系,做到层次分明,是一个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

1.根据内容分段。内容多的,分段多;内容单一的,不分段。 2.根据事情步骤和结构分段。

3.段与段之间依靠事实本身的逻辑衔接。

如果不考虑层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就很难体现出新闻的价值。

(三)内容充实、材料典型。主体是叙述的主要部分,能否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说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的内容是否充实、典型。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宗旨,就是要有足够多的材料来展现导语,同时所有的材料与导语要有必然联系。有些通讯员发来的稿件乍一看导语还不错,但是细看内文却只有廖廖几行字。与作者交流时,他说是每次稿件刊出的篇幅都不长,还不如写短点,免得还要被删。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有时编辑考虑到内容更加精练、或者是版面的要求是会对文章进行一些删改,但对表达主题起关键作用的材料绝不会在删改之列的。大家倒是可以将自己每次发表的作品与原作进行一个对比,看看究竟是哪一部分删掉了,这对以后的写作也是一个提高。同时,内容充实也不是说事例越多越好、有闻必录,而是要精选典型。

(四)手法灵活、富于变化。这是新闻满足读者多样化要求的一个发展方向。主体的表现手法应该灵活多样,而不能刻板划一。

三、主体的顺序

(一)如果重在对整个新闻事件过程或者事物演变过程揭示,通常采用以时间顺序的方式来报道事实。

(二)如果重在对事件发生不同场景情况的揭示,则可采用空间顺序。 (三)如果从事实本身的逻辑和受众认知心理揭示事实,则可按照情思顺序来安排主体中的材料。

(四)如果从认知习惯来安排顺序,要根据新闻报道的目的和内容来确定。

第五部分 新闻结尾

猪肚讲完了,最后简单讲一下豹尾:结尾。结尾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阐明消息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消息的理解和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的消息,事实说完,文章就止住了,结尾就在事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