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一)课外练习题1参考解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1:44: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大学物理(一)课外练习题1参考答案

1.A;B;C。2.A;D。3.A;D。4.B;C。5.B。6.C。7. B。8. C;D; E。9. D。10. B。11. B。12. D。13. B。14. B。

15.1543;哥白尼;日心说。16.加速度;自由落体。17.速度;加速度;惯性运动。18.(1)开创了科学实验方法;(2)提出了理想实验(思想实验)方法。19. 性质;种类。20. 理想化;抽象化;数学化。

1?10m?s;21.2Hg。22.0.1rad?s;60。23.

?1?3?1??2hR2?2。24.Ri?Rj;R?g2??1S?R;vi?vj;2v;0。25.17.3m.s?1 ;20m.s?1。26. 4s;?15m.s?1。27. ;2?t????2v0x2???。28. y?19?; r?4i?11j; v?2i?8j。29. v?2?t;at?2?;Δt2???an?2?2t2;a?2?e??2?2t2en。30. ??10???t;???;at?R?;

A222?4?B。116.6。31. 2.24m/s ;32.B ;33. 16Rt ;4rad/s。an?R(10???t)。

R2201213v234. x?(y?3) 。35. v?kt?v0;x?kt?v0t?x0。36.?? 。37.

26gsin?214Ct3Ct。38.5m?s?1;17m?s?1。39. A?2sin?t ;v?v0?; x?x0?v0t?123???

A?2sin?t ?n?0,1,...?。40.v1?v2?v3?0。41.9m/s2,23m/s。42. 9m/s, 4 m/s2 ,

81 m/s2。

43.(1)位置矢量;(2)矢径即位置矢量的大小;(3)位置矢量的大小;(4)位移(矢量);(5)位矢模的增量;(6)位移的大小(位矢增量的模);(7)速度(矢量);(8)速度(矢量);(9)加速度(矢量);(10)切向加速度;(11)加速度的大小;(12)法向加速度。

44.伽利略通过大量的实验事实,于1632年归纳总结出:“任何一个方向的运动,都不会因为任何另外一个方向的运动是否存在而受影响。或者说,一个运动可以看成几个各自独立进行的运动叠加而成”。称为运动的叠加原理。

运动的叠加原理包含:运动的独立性和叠加性两重含义。据此可进行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是分析处理复杂运动的有效方法。

45. 一般判据:若a与v成锐角,必为加速(率)运动;若a与v成钝角,必为减速(率)运动;若a与v成直角,必为匀速(率)运动。

对于直线运动其判据简化为:若a与v同向,必为加速(率)运动;若a与v反向,必为减速(率)运动。采用标量描述法时则为:若a与v同号,必为加速(率)运动;若a与

v异号,必为减速(率)运动。

46.(1) ??d??2?8t dtt?0.5s时,??2?8?0.5??2rad?s?1?0

此时质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2)令??2?8t?0,得t?0.25s 此时质点开始转向。

??2?0.25?4?0.252?0.25rad

47.解:A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为

2v0202H???20m

2g2?10设抛出后经t秒钟两球在15m高处相碰,则

115?20t??10t2

2解得: t1?1s,t2?3s

这两个解都有物理意义,说明两球在15m高处相碰有两种可能:相碰发生在A球上升阶段或发生在A球下落阶段,高处落下的B球追上A在15秒处相碰。

12gt1?5m 212??gt2?45m 当t2=3s时,B球下落的高度为:hB2当t1=1s时,B球下落的高度为:hB?因此,B球可能是从距地面20m或60m的高处开始下落。

48.解:(1)x?A1cos?t,y?A2sin?t,则

x2y2?2?1 2A1A2

故,质点的运动轨迹为一椭圆。

????dr??A1?sin?ti?A2?cos?tj (2)v?dt????dv?a???A1?2cos?ti?A2?2sin?tj???2r

dt故,质点的加速度恒指向椭圆中心。

(3)因在M点,a与v的夹角为钝角,所以其速率减少。

49.解:v?dS/dt?b?ct at?dv/dt?c an??b?ct?/R 根据题意 at?an 即 c??b?ct?/R

22??解得 t?Rb? ccv2v2?asin?,得 a?50.解:由 an? RRsin?dvdvcot?dvv2?acos?,则 dt ?cot?,2?而 at?dtRvdtR?所以

vv0tcot?dv?dt v2?0R11cot???t vv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