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与展望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1:15: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与展望

摘要: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我国教师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从教育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可溯源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个性化教学理念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等,学案的设计需遵循差异性、灵活性、参与性、目标分层等基本原则。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学科开展了大量的教育实践,运用中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并存,未来需要深入探索此模式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依据,开展融合信息技术与新兴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学案导学新型模式实践,探索富有地方特色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案导学;个性化教学;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7.03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7―0117―0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迈入了以个人为中心进行信息传递的自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际沟通是“教”与“学”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沟通方式的变化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开始逐渐变得广泛而多元,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必然。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常常表现为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积极品质,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案导学模式则是顺应改革之势而由一线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探索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育中践行的智慧成果。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基本教学媒介,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为根本特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师生合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也强调教师“导”的功能,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开展有意义学习。十几年来,学案导学法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得到了大力推广和运用,也应运而生了诸多学案导学的实施方案,例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导学案模式;湖南泸溪四中的“三环五步”导学案模式;南山双语学校早先构建的“出示目标一学生自学一教师精讲一当堂检测”“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改进后的“预习自学一合作探究一交流展示一达标检测”“四环节”教学过程模式等。 纵观诸多学案导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基于理论指导的模式设计与实践相对欠缺。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由我国中小学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探索而生的教学模式,相对来讲模式实施的理论依据相对薄弱,已有关于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探索主

要围绕着发现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进行现象解释,而基于理论深入探究模式运用的实践研究不足,一定程度上为此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带来困难。从学案导学模式强调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教师指导的灵活性来看,此模式的设计与运用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和个性化教学理念存在密切关系。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涉及哪些具体的元素呢?Zimmerman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元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在元认知方面,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学习各个阶段都能设置目标、制订计划、组织行为、自我指导、自我监测和自我评价;在动机方面,自我调节的学习者认为自己是自主的、受内在动机激励的,其自我效能感是高的;在行为方面,自我调节的学习者能够选择、组织甚至创设最适宜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自我调节学习理论将学生视为自主学习的个体而非被动接受的个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指导,基于理论来设计学案并进行实际运用,此教学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二)个性化教学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