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6 12:50: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听了叶蕾老师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我感触颇深,叶蕾老师在课堂上的活泼大方和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叶蕾老师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1、合理把握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有余数的除法》原来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的单元,教材改革后编排到了二年级下册。相比于之前,现在的教材学生更容易掌握,叶蕾老师把单元的第一、第二课时合并一起上。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余数的概念及渗透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标,呈献给大家与众不同的一节课。

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在本节课中,叶蕾老师安排了四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让学生尝试分草莓卡片,6个草莓,能分成几盘。这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经历平均分而没有剩余。第二次操作是叶蕾老师再增加一个草莓,还是2个摆一盘。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多了一个草莓该怎么平均分。

从而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我们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使学生在摆和讲的过程中,真正明白了算式的含义,并且渗透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第三次叶蕾老师让学生分别用4根、根、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正方形,看看分别出现什么情况,经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什么余数必须必除数小的道理。第四次叶蕾老师让学生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进一步证明余数总是比除数小。

3、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只有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整节课教学例题的设计和练习的设计,都是密切联系了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发生的事例,比如开始的叶蕾老师猜草莓的颜色的游戏,课中的分草莓、摆正方形,课尾摆五边形等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例。这样的练习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让学生很好的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下面是我个人觉得稍微有瑕疵的地方:

可能农村的孩子少上公开课,今天孩子们的表现稍微有些紧张,举手的人也不是太多,所以导致叶蕾老师的引导也稍微多了些。另外叶蕾老师在演示课件的时候,有些地方有些滞后,可能和叶蕾老师的注意力在学生的身上有关。最后就是对学困生关注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