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瘦身与市场渗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3:20: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联合利华中国日化业务面临一场高层剧变。 3月初,联合利华对内宣布,其亚太区主席将离任,转任联合利华全球食品业务副总裁。 3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联合利华中国公司一位经理处证实,该公司主席柏亚伦(AlanBrown 也将在半年至一年以后离任。 此外,日化业务所有7位外籍董事中,负责供应链、人事、商务管理等5位董事将离任。只有负责市场、销售业务的两位董事留下。 联合利华中国对外关系董事曾锡文解释说,他目前尚未收到这样的通报,因此无法证实上述消息。不过他声称,即便5位董事都离任,也属正常。

“按照联合利华的惯例,他们的合同一般是3到4年,从时间上来看他们合同是快到期了。”5位董事中,有一部分人是和柏亚伦同年来中国的,现在也到了告别的时节。

与此同时,联合利华中国公司的管理结构也会作相应调整。目前,联合利华在中国主要有三块业务:日化、食品、冰淇淋。柏亚伦虽为中国公司主席,但只负责日化业务。食品与冰淇淋业务有各自的负责人,他们的直接上司和柏亚伦一样,是联合利华亚太区主席。 本次管理层重组之后,联合利华中国公司主席则不只负责日化,而是统管日化、食品业务。

这场风暴只是联合利华全球管理层重组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荷、英合资企业,75年来联合利华一直设立两位董事长,分别来自其荷兰及英国两家分支公司。

这样的管理架构因决策效率缓慢而饱受争议。近年来,联合利华业绩又大幅下滑。年报显示,公司2002年的销售额为487.6亿欧元,2003年下降至429.42亿欧元,2004年又降到403.66亿欧元。公司营业利润则由2003年55.29亿欧元降到34.55亿欧元,大跌38%。 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有着同样治理结构的壳牌石油发生谎报储备的丑闻案,受此影响,联合利华的股东决定将两个董事会合并。

2005年2月10日,联合利华公司任命了其第一位独立CEO,宣布结束75年来的联席主席制度,并展开管理层重组计划。与此同时,联合利华的全球管理层的构成也将变为三位业务负责人:一位食品业务负责人、一位日化业务负责人以及一位人力资源和财务负责人。除此之外,联合利华全球11个业务集团将重新划分为亚非、欧洲、美洲三大板块。 在联合利华全球人事大重组之前,业内就已有柏亚伦被调离的传言。

2001年3月,柏亚伦从台湾被派往上海,担任联合利华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主席。也是这一年,宝洁大中华区总裁罗宏斐来到中国。

这四年里,日化行业群雄崛起,纳爱斯、丝宝等本土枭雄连连出击。由于中国市场依然有讲究实惠的传统,本土企业依靠价格战令跨国公司市场分额不断缩水。 宝洁则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竞争的节奏,不断细分市场,并推出拥有独特市场形象的产品,业绩因此不断提升。 四年弹指一挥间,罗宏斐治下的宝洁大中华区业绩增长数倍,柏亚伦管理的联合利华业绩平平。那时候就有柏亚伦因业绩欠佳而将离开的传闻。 据内部人士介绍,2004年柏亚伦主管的日化业务利润还可以,但销售额只有26亿多元,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目前观之,联合利华的产品价格相对仍然偏高。大明星出镜宣传的力士香皂如此,奥妙、夏士莲这类成功发动价格战的产品也全无价格优势。 近日传出联合利华正在研究直销的消息,有人据此认为这将成为联合利华扩大市场份额

的有力工具。但是据记者了解,目前联合利华考虑直销的产品是化妆品和保健品,主攻大城市。

2005年,中国本土各路势力杀入日化行业,其中一些本土企业在二、三级市场站稳脚根后,开始觊觎一级市场。联合利华即将面临后来者的挑战。 好在柏亚伦已为继任者打下良好基础。内部人士评价说他任内至少有两个闪光点:其一,扭亏为盈;其次,工厂搬迁到合肥,节约大量成本。对于后者,联合利华曾表态说可望降低联合利华中国公司全系列产品的成本,更好地与日化第一梯队巨头宝洁、高露洁、雕牌等抗衡。

品牌整合:向强势领域集中

在联合利华管理层大重组之前,联合利华一直在进行的另一项工作是品牌瘦身计划。 在宝洁并购吉列之前,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企业。瘦身前,其集中发展的4个行业有13类产品共计2000多个品牌。

2000多个品牌中,有400个品牌贡献了75%的销售额,因此联合利华将集中精力发展这400个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联合利华近年来不断瘦身,将其中一些品牌转手或冻结。在中国公司,近日也传出这样的消息。

3月21日,有消息称“联合利华欲出售旗下三个中国品牌:京华茶叶、蔓登琳冰淇淋以及老蔡酱油。”京华茶叶将是出售计划中的第一个品牌。如果能够成功出售,老蔡酱油和蔓登琳冰淇淋便会提上出售日程。

1999年京华茶叶以2.5亿元的价格被联合利华收购,在经历了2000年大规模扩张以后,营业额开始大幅下降。联合利华也正是在2001年时放弃了对京华茶叶品牌的大量投入。 “”

从多元化到专业经营的联合利华势必可以将公司资源投入到强势品牌中去。而在日化领域,联合利华也有品牌瘦身计划。

最典型的就是联合利华的牙膏产品。此前联合利华在中国有中华和洁诺两个牙膏品牌,尽管资源更多倾向中华品牌,但洁诺也会占用一定的市场推广和通路建设费用。按照目前的瘦身计划,洁诺品牌虽被保留下来,但市场推广和通路建设费用则被彻底拿掉。

在去年9月中华牙膏诞生50周年的庆典上,柏亚伦提到,“对于联合利华中国区来说,中华牙膏是最重要的品牌之一,同时对公司利润贡献也最大。”这一品牌瘦身计划与当年宝洁陷入困境后的做法有些类似。1990年代末期,宝洁中国主营业务的销售额从1997年的80多亿元骤降至1999年的39亿,宝洁股价大幅跳水。2000年6月,雷富礼走马上任拯救宝洁,其关键一招与联合利华品牌瘦身战略相似,着重发展10个销售额能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旺销产品。

不过,联合利华在品牌方面还有更多动作。2005年7月1日起,全球联合利华所有的子公司将同时启用全新的公司标识。“有家,就有联合利华”的理念将被“让您的生活更具活力”的新理念取而代之。

对于这样的整合,业内人士大都认为,这不仅是柏亚伦所说的公司资源的一次整合,也有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

此外,公司内部尚有联合利华正在寻找并购对象的说法。由于宝洁吞并吉列,联合利华在规模上已大大落后。

实际上,虽然联合利华一直在削减品牌,但联合利华曾于2001年耗费243亿美元天价吞并了美国“百仕福食品公司”。如果再有类似“吐故纳新”之举,无疑为联合利华的众多品牌锦上添花。 中国远景:向低端渗透

联合利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一通手术之后,中国这个曾被其视作“最重要的市场”将如何来运作?

在中国,联合利华壮心不已。“我们有这个打算,出更多更便宜的产品,因为所有外资企业都在想办法占据二三级市场。”联合利华的一位经理如此介绍。

2004年11月,央视黄金时段竞标大会,众多目光被频频举牌的宝洁所吸引。实际上联合利华也花费不菲资金,内部消息称联合利华所花金额大致有1亿元。 从中不难看出联合利华已对中国二、三级市场相当重视。

不过就目前所知,联合利华的销售网络还未做相应调整。目前是“主要依靠广告的影响,让产品本身往那边流动”。

但是联合利华对渠道显然很有“想法”。2004年上半年,柏亚伦曾与纳爱斯总裁庄启传有过两次正式接触。据说,联合利华当时希望能够利用纳爱斯在二、三级市场强大的分销资源。 PatrickCescau 曾给自己企业把脉称,“去年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缘于忽视竞争对手、灵活性不够以及市场执行力偏弱。”

曾锡文则向记者透露,外籍董事离任后留下的空缺将有可能被本土经理补上,从长远看,外籍管理人员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在日化业均衡格局待破的中国市场,凭借本土人才的市场触觉,联合利华岂能甘心市场份额旁落。联合利华日化业务2005年的目标早就定好了,那就是销售额增长20%。 外资巨头全面渗透

2005年,日化业的全线战斗已经展开。

在去年末CCTV的广告招标会上,宝洁在央视砸下3.85亿重金,成为首位外资标王,而此前从未参与央视招标的联合利华也一掷亿元,高露洁则掏出5000万元。另外,雅芳、欧莱雅这些化妆品巨头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大广告投放。 央视的覆盖范围之广意味着广大二、三级城市也能感受到外资品牌的魅力。外资对央视这一超级营销平台的空前重视,显示出其对二、三级市场势在必得的野心。就像联合利华一位经理所说,没有一个外资企业不想占领中国二、三级市场。 这样一来,外资品牌除了在一级市场继续巩固自己的地位外,还将投入大量资源“下乡”,挤压本土品牌割据的二、三级市场。事实上,宝洁等外资日化巨头除了广告攻势之外,已在分销、人力等其他业务环节中为此备战多时。

如果说央视广告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那么外企在7亿广告中分得大约80%分额,是否也已预示了未来中国日化市场的势力分布? 有人惊呼,以宝洁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遭遇本土日化枭雄狙击后重新收复了大批失地,

如今开始全线清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