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资源整合机制探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1 10:26: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资源整合机制探讨

作者:曹冬华

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9期

摘要:在以“大思政”为指导教育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校内思政资源的整合,推行新的教育制度的建设以及开展思政教育的改革。而在整合高校思政资源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到,在高校教学指导思想上实现全员统一,在高校教育内容上实现全程贯通,在教育的载体上实现全方位的连接以及在教育环境上的精心布置。 关键词:大思政 思政资源 整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112-01

从系统角度上看,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主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社会环境系统、教育体制系统和高校内部思政教育环境系统。在高校内部思政教育环境系统当中,思政教育资源丰富,因此想要实现我国高校内部思政资源的整合,使得其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资源成为当下各大高校积极探索的问题。而“大思政”教育就是指整合了高校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并通过四针工作组织架构与管理的制度、思政队伍、教育内容等多方面的整体改革与系统的优化,从而实现高校内部思想教育的最大作用力。 一、“大思政”教育观的落实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加强了与世界的交流,因此我国本土文化受到许多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再加上我国高校推行的校长负责制,从而淡化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影响,导致高校出现人员思想困惑、信心动摇、情绪消极等情况。因此,就必须实现对我国高校思政内容资源的融合。 二、高校思政资源整合机制 (一)改革组织结构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了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多向流动。而在我国高校这几方面只有学校的领导才有能力对其进行调动。我国各大高校相继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领导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导小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小组成立前后,高校内的思政目标任务没有变化,各部门依然是按照各自的岗位进行设置,虽然在高校内组建了相应的队伍,但是队伍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基于上述情况,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工作组,并且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负责,学校的办公室设置在党委宣传部,学校的相关职能单位都必须加入或协助其工作,这个工作组的主要目的就是统一协调全校思政工作,使得学校内的各个岗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都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宣传部可以根据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在广泛听取师生意见之后,对学校的思政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然后再根据学校各部门及二级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政教育任务的分解,通过细化目标,将任务分配到每个人的身上,并对这些人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一定程度的抽样监督,从而确保每个人都能够积极投身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

(二)改善管理机制

想要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真正落实,就必须做到两点,第一,必须赋予宣传部更多的管理职责。在高校育人载体中,大学生思政教育可分为思政课程模块、校园文化模块以及新兴媒体模块,而这三方面都需要以党政工团学为主导,并且需要党委宣传部协调其中具体事项。并且在这其中,所涉及的部门工作还有校园人文景观、楼宇公共空间环境营造等等,而只有这些部门通力合作才能有序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标准。而在这其中,学校党委宣传部的协调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需要更多地赋予其管理职责,以便其更好地发挥工作职能。第二,就是需要对学校内思政课教学部门的职能进行合理配置。思政课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思政教学中不仅仅需要完成专业知识内容的传授,而且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通过一定的行为或方式有效地转化为思想的提升和行为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职能效益最大化。 (三)设立联络机制

在高校实行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阶段中,不仅仅需要学校内部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同时还需要社会要素参与到其中。并且这种“三全育人”在高校整体思政格局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这种方式涉及面也非常的广泛,且这项工作耗时较长,只能将任务分解,而在任务分解到每个单位或每个个人的时候,就需要一个联络机构,对这些单位和人员进行统一的分配和工作上的协调。 三、结语

“大思政”教育观就是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改革和指导。而我国高校也必须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上,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积极地对我国高校各类思政资源进行整合,同时适应不同时代下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并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识,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大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把他们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合格人才,这对于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珍.论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及践行机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2):91-9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江雪茹.“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资源整合机制探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6(6):104-10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