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6 3:03: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章 氮族元素

一、氮族元素

N(氮)、 P(磷)、 As(砷)、 Sb(锑)、 Bi (铋)

相似性

递变性

原子半径随 N、 P、 As、Sb、 Bi 顺序逐渐增大,核 对外层电子吸引力减弱

结构 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5 个

1. 单质从非金属过渡到金属

金属性: Sb

, 非金属性: N>P>As,

1. 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 R2O5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通式为:

HRO3 或 H3RO4

3. 气态氢化物通式为: RH3 4. 最高化合价 +5,最低化合价 -3

2.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

酸性: HNO 3>H 3PO4>H3 AsO4>H3SbO4

3. 与氢气反应越来越困难

性质

4.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 NH 33

>PH >AsH

3

二、氮气( N2) 1、分子结构 定)

电子式:

结构式: N≡ N (分子里 N ≡N 键很牢固,结构很稳

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所以收集 3、化学性质: (通常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放电等条件下,才能使

2

N2 不能用排空气法! )

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只有在高温、 高压、

)

2 ↓

高温、高压

2

N2 中的共价键断裂,从而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放电

2

2= 2NO

3

点燃

3Mg+N 2 = Mg3 2

N +3H

催化剂

2NH N +O N Mg N +6H O= 3Mg(OH)

3 2

2

+2NH 3 ↑

4、氮的固定:将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天然固氮

三、氮氧化物( N2 O、 NO、 N2O 3、 NO 2、 N2 O4 、 N2O5)

N2O— 笑气 硝酸酸酐 — N2O5 亚硝酸酸酐 — N2 O3 重要的大气污染物 NO— 无色气体,不溶于水,有毒(毒性同

CO),有较强还原性

—NO NO 2

2NO+O 2=2NO 2

NO2— 红棕色气体 ( 颜色同溴蒸气 ),有毒 , 易溶于水 ,有强氧化性 ,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NO 2+H2 O= 2HNO 3+NO

2NO 2

N2O4(无色 ) 302 = 2O3(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

鉴别 NO2 与溴蒸气的方法 :可用水或硝酸银溶液 (具体方法及现象从略 )

2、 O2 溶于水的计算 :用总方程式 4NO2 2 2 3 2 2

NO、NO 4NO+3O +2H O= +O +2H O = 4HNO 4HNO3 进行计算

四、磷

1.分子结构 2.颜色状态 3.毒性 4.溶解性 5.着火点 6.保存方法

白色蜡状固体 剧毒 40℃

红棕色粉末状固体 无毒 240℃ 密封保存

化学式为 P4 ,正四面体结构,

化学式为 P,结构复杂,不作介绍

不 同 点

不溶于水,可溶于 CS2

不溶于水,不溶于 CS2

2

保存在盛水的容器中 点燃都生成 P2

O ,4P+5O

5

点燃

2P O

2 5

1.与 O2 反应

点燃 点燃

P2O5 + H2O 毒 ) 2P + 3Cl 2

2HPO3( 偏磷酸,有毒 ) P2O5 + 3H2O

2H3PO4( 无

热水

点燃

2PCl3

2P + 5Cl2

点燃

2PCl5

(过量 )

2.与 Cl2 反应

(少量 )

转 化

隔绝空气加热到 260℃

白磷

红磷 加热到 416℃升华后 ,冷凝

五、氨气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易液化 2、分子结构:电子式:

( 作致冷剂 ),极易溶于水 (1:700)

107°18′) 结构式:

3、化学性质: NH3+H 2O

NH 3· H2O

NH4 ++OH -

(极性分子,三角锥型,键角

(注意喷泉实验、 NH3 溶于水后浓度的计算、加热的成分、氨水与液氨)

催化剂

NH3 +HCl = NH4 Cl( 白烟,检验氨气 ) 4NH 3+5O 2 === 4NO+6H 2O

加热 △

4、实验室制法(重点实验) 2NH4 Cl+Ca(OH)2= 2NH3 ↑+CaCl2+2H2O(该反应不能改为离子方程式?)

发生装置 :固 +固(加热)→气,同制

(产生白烟)

O2收集:向下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

检验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容器口 (试纸变蓝) 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容器口 干燥 :碱石灰(装在干燥管里) [ 不能用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P2 O5 等干燥剂 ]

注意事项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空气对流,影响氨的纯度)或塞一团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吸收多余氨气,防止污染大气)

氨气的其他制法 :加热浓氨水,浓氨水与烧碱(或

CaO)固体混合等方法

5、铵盐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分解,与碱反应放出氨气(加热) 。 △ △

NH4Cl= NH 3↑ +HCl ↑ (NH 3 +HCl = NH 4Cl) NH 4 HCO3= NH3 ↑ +H2 O↑ +CO2↑( 写出碳酸铵的分解反应 )

NH4的检验:加入碱液(如 NaOH 溶液)后共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由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如 键是极性键如 H-F,C=O 等。 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所有的双原子单质都是非极性分子如

H2、Cl2 、N2 等,所有的双原子化合物都是极性分子,

H2 O、

H— H、 Cl —Cl 键;有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

如 HF、 HCl 等。多原子分子,若分子结构是中心对称的,则是非极性分子;否则如 NH3 等就是极性分子。以下为常见的多原子非极性分子: BCl 3 、 SO3 (正三角型),CH4、 CCl 4(正四面体) 判断 ABn 型分子极性经验规律:

若中心原子 A 的化合价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主族序数,则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CO2、CS2 、BeCl2(直线型),BF3、

七、硝酸

1、物理性质 :无色易挥发、低沸点, 69%的为浓硝酸, 98%的为发烟硝酸。

2、化学性质 :

(1)强酸性 如稀硝酸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而浓硝酸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 Why ?)

△/光照

(2)不稳定性:见光或加热易分解,硝酸浓度越大,越不稳定。 +2H2O

4HNO 3 = 4NO 2 ↑+O2 ↑

浓硝酸呈黄色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

NO2 溶于硝酸中,所以应把它保存在棕色瓶中,并放

。[ 工业盐酸因含有 Fe 而呈黄色 ]

在阴凉处(注意不能用橡胶塞,因为硝酸会腐蚀橡胶)

3+

(3)强氧化性 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 C+4HNO 3(浓)= 4NO 2↑ +CO2↑ +2H2O 注意: 1、钝化:冷的浓硝酸和浓硫酸可使

3Cu+8HNO 3( 稀)= 3Cu(NO 3)2 +2NO↑ +4H2O Cu+4HNO 3( 浓)= Cu(NO 3)2+NO2 ↑ +2H2O

Fe、Al 发生钝化(强氧化性的表现)

2、王水:体积比为 1: 3 的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可溶解 → CuO→ Cu(NO 3)2 (消耗硝酸最少,且不产生污染物)

最多,且产生最多污染气体

Au、 Pt 等不活泼金属

Cu

3、硝酸和铜反应时,硝酸既做氧化剂又起酸性作用。制取硝酸铜的最佳途径是:

,而用浓硝酸不仅消耗的硝

;稀硝酸次之。

微热

4、注意分析 Cu 和 HNO 3 反应的分析和计算。 3、实验室制法 : NaNO3 +H2SO4(浓)= NaHSO4+HNO 3 ↑ 八、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利用电子守恒列式的基本方法:

( 1)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各自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 2)找准 1 个原子(或 1 个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数) ( 3)由题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电子守恒列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 化值

2、步骤: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系数→细检查

3、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用电子守恒去做,注意格式

九、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1)过量计算:先判断谁过量,再按不足的进行计算,有时需要讨论。

( 2)多步反应的计算—关系法:先通过化学方程式或元素守恒找到关系式,再计算。

常见的关系式:工业制硫酸: S— H2 2— 2H2 3 —HNO 3 4 4

SO (或 FeS SO ) 工业制硝酸: 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