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定稿毕业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4:19: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绘制曲线的语句如下(以第一路为例):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第一路采集 Dim buf As String

If MSComm1mEvent = 2 Then MSComm1.InputLen = 1 buffer = MSComm1.Input If buffer = \a = Val(Text1.Text) Text1.Text = \Timer1.Enabled = False MSComm1.Output = \Timer2.Enabled = True a = CInt(a * 100 255)

Picture1.Line (b, d)-(c, a), vbRed d = a b = c c = b + 5 Else

Text1.Text = Text1.Text & buffer End If End If End Sub

在参数设置框内,可以对下位机初始化、对采样频率进行设置、设置警报值。

为了能与下位机实现通信,此界面需添加MSComm控件。还需要添加DATA

控件与数据库进行绑定,再利用TextBox控件与DATA控件进行绑定,这样将温度数据送给TextBox后,温度数据就会被存入数据库中。相应的语句为:

Data1.Recordset.Edit Text1.Text = a Text2.Text = e Text3.Text = i Text4.Text = m Label1.Caption = Time Label2.Caption = Date Data1.Recordset.MoveNext Data1.UpdateRecord 4.3.3历史数据界面

该界面主要是用于查询历史数据,所以在此之前需创建一个ACCESS数据库,表名称为四路温度采集,添加字段日期、时间、第一路、第二路、第三路、第四路。在窗体中添加DATA控件与之绑定,同样利用TextBox控件将数值取出,进而绘制出温度曲线、方框图等。如图,在日期的文本框中,输入要查询的日期,则在历史数据显示中会出现对应日期的温度数据。在路数框中输入通道号,则会绘制出对应通道温度变化曲线和方框图。 该程序为(绘制曲线以第一路为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String Dim b As String b = Text1.Text

a = \温度监测1 where 日期='\Data1.RecordSource = a Data1.Refresh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Picture1.Scale (0, 100)-(500, 0) Picture2.Scale (0, 100)-(500, 0) Dim c, d As Integer Dim x() As String c = 0 d = 2

If Text2.Text = \For i = 0 To UBound(x) y = CInt(Val(tex3.Text)) Data1.Recordset.MoveNext z = CInt(Val(Text3.Text)) Picture1.DrawWidth = 3

Picture1.Line (c, y)-(d, z), vbRed Picture2.FillStyle = 0 Picture2.FillColor = vbBlue

Picture2.Line (c, y)-(d, 0), vbBlue, B c = c + 2 d = d + 2 z = y Next

;第1路

END IF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本次专业课程设计: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已经基本完成。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掌握了一些实践性质的设计的基本步骤:首先,明确设计任务,并且要对市场上温湿度控制器要有初步了解,还要知道前人做了哪些工作,本设计方案的可利用程度等等。其次,要对整个设计系统做深入的方案论证、计算并且结合现有实际条件,确立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而,就是对自己确立的方案进行硬件实现,包括所用原器件选型,以及控制部分整个单片机系统的硬件选型与设计,并用Protel绘制出整个系统总体电路图。接着我们就进入到软件编程设计了,要画出各部分的大体流程图,弄清楚各个部分实现的功能,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软件编程实现。到此为止,这个系统的设计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最后就是要经过生产实践的检验,确定我们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要求,具有可利用价值。

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利用当前最新的传感器技术和数字传感器件。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实现了自动采集:数字传感器将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数据直接送给单片机无需经过AD转换和专门的数据采集部分。实时监测:在24小时内是实时地检测出外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数据。自动显示:有数码管自动地显示。综合以上的分析可知,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比起传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在测量精度方面比起传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大大地提高了其测量精度。在测量准度方面比起传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有着抗干扰的能力。在显示方面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是实时的自动显示而传统的温度计和湿度计还必须从仪器上面用肉眼读出。

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系统肯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还有值得改进和

优化的地方。如其中本设计的初步设计思路系统是要存在与上位机相连接的硬件电路及其软件的编写,但是因本人能力有限,加上初步设计中遇到这个方面的问题不能解决,故此设计中只实现了与上位机相连接部分的电路设计而忽略了软件的设计;另外未能全部完成的是软件部分,因为在调试中,有部分软件的编写系统总是不能实现,所以软件程序仅仅附录部分程序。这些方面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加强与完善。

本系统采用的单片机控制,实现对室内温湿度的智能控制,单片机可完成室内的数据采集、传送预处理和控制任务。用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采用模块化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把单片机控制理论与技术应用在监控中,能够实现智能化的控制要求。整个设计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例如运用Proteus绘图,经过这次设计后自己在这方面有很大地进步,画图的熟练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查找资料方面,认识到:图书资料、网络资料和期刊等都很有价值,以后做设计的时候要注意查找完整的资料,不要只偏重一个方面。当然整个设计过程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远远比运用Protel、学会查找多方资料多得多,这些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受益匪浅。但必须认识到的是,在设计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单片机控制系统在可靠性方面相对于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系统略为欠缺,并且自己深入实践不够,所做的系统也不是很完善。但是我想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努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能够做出更好的设计。所设计系统不仅适用于室内湿度环境的控制,对软件进行一定的扩展后也可用于实验室、医疗室、储藏保鲜、组织培养等生物环境和粮库等环境的控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虽然到现在为止,有些东西我还是不懂和不理解,但我学会了面对问题,自己尽量解决,先分析,然后解决,一条道通不过然后尝试着其它的方法,最终把问题克服掉。最重要的是锻炼了和同学的协作完成任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