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最新文档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9:26: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目前,国学经典教育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蓬勃开展,并且纷纷走进校园。近年来,淮北市淮纺路小学的经典诵读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着。通过经典诵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健全学生阳光健康的心理,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为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一抹春色,力争\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成为淮纺路小学的特色办学文化之一。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关键要确保活动的有效实施。淮纺路小学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采用\四条途径\、\三结合\和\三化\,积极推动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进行,探寻一条学校德育校本教育的有效途径。

1.创造\四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

(1)一听:听广播。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天天经典诵读板块\,由教师、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2)二看: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走廊墙壁宣传画,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潜移默化地记住传统文化经典。(3)三抄:学校在不同节日组织学生制作经典诵读手抄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4)四赛: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

以赛促读,扩大学生的经典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2.采取\三结合\,在之中落实

2.1 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根据语文教学的计划要求,除了要组织学生背诵《年级经典诵读读本》外,学校还要求语文教师在上课前进行5分钟的经典诵读\微课堂\教学,做到\一课一收获\,日积月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

2.2 与少先队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人员编写《淮纺路小学低(中、高)年级经典诵读读本》。学校要求各班利用周二的少先队活动课,抽出10分钟专门进行经典诵读,不同年级诵读的内容不同。我校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如:师生共读经典;推荐\班级经典诵读之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区级的经典诵读比赛,检验学校经典诵读开展的效果。

2.3 各段时间紧密结合。每天上、下午课前10分钟定时集体诵读,学校值日领导检查;每天上、下午放学时集体诵读;每周一全校师生国旗下集体诵读;每周经典诵读课,语文教师指导诵读;班级检查、比赛诵读。

3.制定\三化\政策,保证诵读活动有序开展

3.1 诵读活动制度化。为了使经典诵读活动更好的推进,学期初,学校把经典诵读活动列为学校特色办学项目之一,教导处

认真制定学期经典诵读活动计划,将经典诵读作为常规工作纳入到学期的绩效考核工作中,并成立检查小组,每天上、下午课前10分钟由专人带领学生诵读。同时,为保证诵读质量,每个班级制定适合本班的备课计划,每个年级制定年级备课计划,并写好经典诵读备课,教导处定期对备课进行检查,以督促老师扎实开展活动。

3.2 诵读活动规范化。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学校及时召开年级组长、班主任及语文教师专题工作会议,把责任落实到人。在诵读时间的安排上,为了不增加师生的负担,使诵读活动长久开展下去,学校采取了\吃零食\的办法,统一利用每天上、下午课前10分钟、放学送路队时,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诵读。就在这三个很短的时段里,坚持每天人人诵读不少于30分钟,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让学生积累背诵了一大批经典古诗文。此外,每周一的国旗下全校师生一起诵读经典,每周诵读内容都不同,并安排诵读经验丰富的老师领读。

3.3 诵读活动深入化。营造氛围,让经典文化走进校园。为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诵读经典,传承国学,启迪学生智慧,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学校精选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寓言、古诗、成语故事配图喷绘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让学生在观赏的同时进一步领悟传统文化的厚重和精粹;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宣扬国学精华,使学生全天候沐浴在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的浓郁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