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9 22:37: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稳态电泳:电泳迁移在一定时间后达到稳态,如等电聚焦和等速电泳。 3.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是电泳的相对迁移率?
答: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一个质点,如能解离或能吸附带电颗粒,在电场中便会向电性相反电极移动。不同的质点,由于带电性质、带电量、分子大小及形状的不同,在一定的电场强度下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也不同,经一定时间电泳后彼此被分开。电泳的相对迁移率即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M=V/E=Q/6πrη。 4.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有:电场强度;离子强度;缓冲液的pH;电渗;分子筛;待分离物质的性质。
5.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CAME是以醋纤膜作支持物的一种区带电泳技术。在pH8.6的缓冲液中电泳时,血清蛋白质均带负电荷移向正极。 由于血清中各蛋白组份的pI 不同而致带电荷量不等, 加之分子大小和形状各异,因而电泳迁移率不同,彼此得以分离。电泳后,CAM经染色和漂洗,可清晰呈现5条区带。再经脱色、比色即可计算出血清各蛋白组份的相对百分数。 6.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血清脂蛋白经饱和苏丹黑B预染后,以琼脂糖为载体,在pH8.6巴比妥缓冲液中电泳,由于各种脂蛋白所带的电荷及形状、大小不同而被分离。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电聚焦电泳(IEF)
一、名词解释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一种多孔三维网状结构。
2.凝胶总浓度:100ml凝胶溶液中,Acr和Bis的总浓度。凝胶总浓度越大,孔径越小,适合分离小分子物质。
3.交联度:交联剂的百分含量即Bis占Acr与Bis总和的百分比。
4.等电聚焦电泳:是一种利用具有pH梯度的支持介质来分离等点电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
二、单选题
1.本学期所学的电泳中,需进行预电泳的有:( C )
A. PAGE B. SDS-PAG C. IEF D. CAME E.AGE 2.IEF电泳时( D )
A.上极槽置酸液,下极槽置碱液 B.酸液置负极槽,碱液置正极槽 C.上极槽置碱液,下极槽置酸液 D.碱液置负极槽,酸液置正极槽 3.IEF电泳时( D )
A.上槽置酸液,下槽置碱液 B.上槽置碱液,下槽置酸液
C.负极槽置酸液,正极槽置碱液 D.负极槽置碱液,正极槽置酸液 4.PAGE中,表示凝胶浓度的参数T值:( C )
A. T越大,凝胶网孔越大,适用于分离大分子物质 B. T越小,凝胶网孔越小,适用于分离小分子物质 C. T越大,凝胶网孔越小,适用于分离小分子物质 D. T越小,凝胶网孔越小,适用于分离小分子物质 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一般电泳的分辨率高,是因为具有一些特殊的效应,但除外:( B )
A. 浓缩效应 B. 粘度效应 C. 电荷效应 D. 分子筛效应 6..在PAGE中,TEMED所起的作用为( A )
A. 加速剂 B. 催化剂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具有以下哪个效应?( D )
A.浓缩效应 B.分子筛效应 C.电荷效应 D.粘质效应
8.不连续与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相比,哪种效应是其特有?( A ) A.浓缩效应 B.分子筛效应 C.电荷效应 D.粘质效应 9.在PAGE中,AP所起的作用为( B )
A. 加速剂 B. 催化剂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10.过硫酸铵-TEMED系统常用于在制备:( C )
A.淀粉凝胶 B.琼脂糖凝胶 C.聚丙烯酰胺凝胶 D.琼脂凝胶 E.淀粉板 11.在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时,其交联剂是:( B )
A.TEMED B.亚甲双丙烯酰胺 C.丙烯酰胺 D.核黄素 E.过硫酸铵 12.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机械性能取决于:( D )
A.成胶后环境的温度 B.缓冲溶液的pH值 C.催化剂的浓度
D.丙烯酰胺和亚甲双丙烯酰胺总的浓度和交联度 E.亚甲双丙烯酰胺的浓度 13.Ampholine在等电聚焦中的作用是:( D )
A.制备凝胶的催化剂 B.蛋白质的染料 C.蛋白质稳定剂 D.两性电解质载体,在电泳中构成pH梯度 E.蛋白质的变性剂 三、问答题
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哪些物质如何聚合而成的?
答:PAG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methylene bisacrylamide,Bis)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的一种多孔三维网状结构。通常采用化学聚合,催化剂是AP,加速剂是TEMED。 2.什么是凝胶总浓度和交联度?
答:凝胶总浓度即100ml凝胶溶液中,Acr和Bis的总浓度。凝胶总浓度越大,孔径越小,适合分离小分子物质。交联度即交联剂的百分含量即Bis占Acr与Bis总和的百分比。 3.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由四个不连续,即凝胶层的不连续、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pH值的不连续、电位梯度不连续,当电荷和分子大小不一的血 清蛋白通过凝胶时,不连续的电泳由于浓缩效应、电荷效应和分 子筛效应,各组分被精细的分离开来。 4.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在电泳介质中加入载体两性电解质,当通入直流电时,两性电解质即形成一个由正极到负极、pH逐渐增加的梯度。蛋白质进入这个环境时,不同的蛋白质带上不同性质和数量的电荷,向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当迁移到与其相同的等电点位置时不再移动,即被聚焦于一个狭窄的区带中,得以分离。
5.等电聚焦电泳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答:等电聚焦电泳的关键步骤是是由正极到负极、pH逐渐增加的梯度的形成。
层析原理、凝胶层析、亲和层析
一、名词解释
1.吸附层析法:固定相是固体吸附剂.利用吸附剂对不同组分吸附能力的不同加以分离的方法。
2.分配层析法:固定相是液体.利用各组分在两液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别而分离。
3.凝胶层析法:固定相是一种多孔凝胶.利用各组分之间分子大小不同,因而在凝胶上受阻滞的程度也不同而获得分离。
4.亲和层析法:利用各种待分离组分生物学性质不同的一种层析,固定相只能与一种待分离组分有高度专一性的亲和结合能力,藉此和没有亲和力的其它组分分离。 5.保留值:是表示样品中各组分在层析柱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或组分流出时所需流动相体积的大小。
6.分配系数:通常被用来叙述一种化合物在互不相溶的两个相中分配的状况。对于层析来说,分配系数定为分配平衡时该化合物在移动相中的浓度除以固定相中的浓度。
7.配基:在亲和层析中能被某一生物分子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生物专一性物质称作配基。 8.载体:在亲和层析中,与配基共价结合,使配基固相化的物质。
9.分子筛效应:当被分离物质流经凝胶柱时,因各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中受到的阻值作用有差异,从而造成各组分在凝胶柱中的迁移速度不同得到分离。 10.洗脱体积Ve:指被分离物质通过凝胶柱所需洗脱液的体积。 二、单选题
1.在凝胶层析中,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A. Ve = Vo 故Kd = 0 B. Ve = Vi故Kd = 1
C. Ve = Vo + Vi故Kd = 1 D. 0?Kd ?1故Ve = Vo + Kd Vi 2.在凝胶层析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 )
A. Kd =1故Ve = Vo B. Kd = 0故Ve = Vi
C. Kd =0故Ve = Vo + Vi D. 0?Kd ?1故Ve = Vo + Kd Vi 3.Bio-Gel P-100允许进入凝胶内部的最大分子量为( D )
A. 100 B. 1000 C. 10000 D. 100000 4.在亲和层析中,Kd越大则( B )
A. KL越大 B. KL 越小 C. KL不变 D. KL不定 5.根据蛋白质分子的配基专一性进行分离的是:( D )
A.离子交换层析法 B.凝胶层析法 C.超速离心法 D.亲和层析法
6.用凝胶层析法分离甲乙两蛋白,甲蛋白Kd=0.25,乙蛋白Kd=0.7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甲蛋白分子量大,先被洗脱 B.乙蛋白分子量大,先被洗脱 C.甲蛋白的洗脱体积大 D.甲蛋白在凝胶中受到的阻滞作用大 7.葡聚糖Sephadex G50每克凝胶吸水量为:( C ) A.0.05ml B.0.5ml C.5ml D.50ml 8.Sephadex G75每克干凝胶的吸水量为:( B )
A. 0.75ml B. 7.5ml C. 7.5L D. 75ml 9.凝胶过滤时通过凝胶柱慢的是:( B )
A. 大的溶质分子 B. 小的溶质分子C. 形态不规则的物质 D. 带电荷小的物质 10.凝胶过滤时通过凝胶柱快的是:( A )
A.大的溶质分子 B.小的溶质分子 C.形态不规则的物质 D.带电荷少的物质
11.用Sephadex G50分离血红蛋白和鱼精蛋白时,鱼精蛋白的Ve减血红蛋白的Ve得该层析柱的:( A )
A. 内水体积 B.外水体积 C.凝胶总体积 D.凝胶干体积 12.以下哪种方法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C )
A.不连续PAGE B.IEF C.凝胶层析 D.超速离心 13.下面是对亲和层析的一些说法,你认为何者是对的?( C )
A.是吸附层析的另一种说法 B.只是一种仅适用于蛋白质分离的方法 C.是一种对酶制备极有用的方法 D.它对大分子缺少专一性 E.它的本质仍是分配层析
14.今将含有X,Y,Z混合物的样品,上样在Sephadex G-25凝胶柱,已知其洗脱顺序是Y在先而Z最后下来,是否可认为:( D )
A.Z是糖类,亲和力大 B.Z的溶解度最小 C.Z的分子量最大 D.Z的分子量比X小 E.Z的分子量比Y大 三、问答题
1.什么是层析?其两个基本相分别是什么?
答:层析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理化性质的不同,而使各组分借以分离的方法。其两个基本相分别是固定相、流动相。
2.什么是层析的分配系数?层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分配系数是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达到平衡时, 它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平均浓度的比值。层析的基本原理:不同物质在不同的两相即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随着流动相移动时,它们在两相中反复多次分配从而使各物质得到完全的分离。
3.什么是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
答:凝胶层析的基本原理:当被分离物质流经凝胶柱时,因各组分的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中受到的阻值作用有差异,从而造成各组分在凝胶柱中的迁移速度不同得到分离。 4.凝胶层析的分配系数如何表示? 答:Kd =(Ve- V0)/ Vi。
5.亲和层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亲和层析是利用生物大分子之间有专一的亲和力而达到分离纯化的层析方法。 6.什么是配基?什么是载体?
答:在亲和层析中把能被某一生物大分子识别和可逆结合的生物专一性物质称为配基。载体是在亲和层析中,与配基共价结合,使配基固相化的物质。
离子交换层析、双向层析
一、名词解释 1.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以特定的含离子的溶液为流动相,利用离子交换剂对需要分离的各种离子结合力的差异,而将混合物中不同离子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2.离子交换剂: 在惰性载体上引入(以共价结合的方式)带有电荷的活性基团。 3.阳离子交换剂:载体上带有负电荷的功能基团,能结合溶液中的正电荷。 4.阴离子交换剂:载体上带有正电荷的功能基团,能结合溶液中的负电荷。 5.目数:离子交换树脂的颗粒直径大小 ,目数越大,颗粒直径越小。
6.活度: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常称为活度,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表示。 从Ⅰ至Ⅴ,活度逐渐减少,含水量逐渐增大。
二、单选题
1.用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一蛋白质混合物,所用阳离子交换剂为Dowex50,洗脱缓冲液pH为6.0,请问第一个被洗脱下来的氨基酸是:( B ) A.赖氨酸 (pI 9.74) B.天冬氨酸(pI 2.77) C.精氨酸 (pI 10.76) D.缬氨酸 (pI5.96) 2.离子交换层析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物质的( C )
A.在两相的吸附力不同 B.在两相的溶解度不同 C.离子交换不同 D.分子大小不同 3.在离子交换层析中,分配系数与溶质的关系是决定于:( A ) A.离解状态 B.极性大小 C.溶解度 D.分子大小 E.分子结构
4.有一氨基酸混合液,已知含赖氨酸(pI=9.74)苯丙氨酸(pI=5.48),精氨酸(pI=10.76)及谷氨酸(pI=3.22),在阳离子交换柱上层析,以pH5.38缓冲液洗脱,推测其洗脱顺序是:( C )
A.精-赖-苯丙-谷 B.苯丙-谷-赖-精 C.谷-苯丙-赖-精 D.赖-精-苯丙-谷 E.谷-赖-苯丙-精
5.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的终产物是紫蓝色至紫红色,其最大吸收波长是:( D ) A.420nm B.480nm C.540nm D.570nm M E.650nm 6.DNS-Cl可与氨基酸的哪个基团结合成DNS-氨基酸?( A ) A.α-氨基 B.β-氨基 C.γ-氨基 D.δ-氨基 7.下列不同活度的吸附剂中吸附能力最强的是:( A )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8.下列不同活度的吸附剂中吸附能力最弱的是:( D )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离子交换层析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以特定的含离子的溶液为流动相,利用离子交换剂对需要分离的各种离子结合力的差异,而将混合物中不同离子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氨基酸的基本原理是依据离子交换剂对需要分离的各种氨基酸结合力的差异。 2.什么是阳离子交换剂?
答:离子交换剂即在惰性载体上引入(以共价结合的方式)带有电荷的活性基团。阳离子交换剂即载体上带有负电荷的功能基团,能结合溶液中的正电荷。 3.什么是吸附层析,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以固体吸附剂为固定相,利用各组分在吸附剂表面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分离的层析法。吸附层析是利用溶质在吸附剂和溶剂中的可逆平衡,以及吸附剂对不同物质吸附力的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简述薄层层析概念及原理。
答:薄层层析法是在平滑的玻板或在聚酰胺薄膜上将吸附剂铺在上面成薄层作为固定相,以溶剂(展开剂)作为流动相,把样品中各组分分离。使用最多的是吸附层析的原理,层析时将样品点在薄膜上,流动相沿着薄膜一定方向移动,当流经样品点时,待分离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由于不同组分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薄膜上移动的速度也不同,一定时间后不同组分移动距离远近不一,从而得到分离。
5.DNS-氨基酸的双向聚酰胺簿膜层析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