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习题:第二单元4《诗经》两首Word版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05: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 《诗经》两首

《诗经》,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

美诗 经 氓 桑 之 未 落 其 叶 沃 若 夙 兴 夜 寐 薇 字体

赏美文 《诗经》,千年一梦 我想,应该再好好读读《诗经》了,古韵古风的诗句里,流淌着美丽永恒的情结和无限的憧憬与寄托。它是写我的吧,否则我的心灵为何被它吸引与温柔着呢。轻轻地从书橱里抽出它来,捧着,如同捧着一个千年悠悠之梦了。 这本书,淡蓝灰的封面古朴得就像一位清清爽爽的秀才,于风中立着,夕阳又照,倦鸟又归。喜欢这样的感觉,感觉这就是自己了。那时离家读书,走得远,便懂得孤单与想家的滋味,懂得梦想与现实的爱与恨。读书,成了心灵唯一的慰藉与消遣,漫漫长夜,悠悠情思,一本书,一烛灯,一轮明月,一片秋风,回首中曾经是如此的美丽与幸福。 它给我的最深感受,一个是真,一个是美。无论是《召南·行露》里毅然拒绝抢婚的女子,还是《卫风·氓》里敢爱敢恨、无怨无悔的女子,无论是《召南·摽有梅》里公开征婚的少妇,还是《邶风·绿衣》中无法忘怀亡妻的男子,这些人用他们的真诚、纯朴留下流传千古的故事。这些故事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没有缜密迂回的逻辑,一切顺其自然,合乎本性,因简单而真实,因真实而散发出自然而永恒的美。 也许真的是大道至简,大美无形。信手拈开书页,字字行行,熟悉如故人,上面标的批注虽然褪了些色彩,但在心中依然鲜亮。那是一个怎样的爱与梦的岁月啊。感谢父亲,感谢父亲用他的勤劳和智慧给我提供了一个接近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机会。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机会,珍惜,就是要把书读好,把人做正。其实,理想离我们并不遥远,她就轻轻的像个温柔的姑娘依偎在心头,真正的理想并不是富甲一方或者位居人上,而是让我们懂得自己的心与爱,让我们日趋高尚与完美。《大学》开篇说得很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无论怎样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真正的美与幸福最终还是要归于心灵。是的,我想真的要好好地再读《诗经》,像溯流而上的渊鱼,进入“思无邪”纯美的汪洋之境。 《诗经》,今夜你又暖我千年一梦。

【课内挖掘】

氓,一个对感情不忠贞的人,一个对爱情不专一的人,一个不念

往日恩爱、无情无义的人,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而《卫风·氓》中的女子,在粉红的爱情里痴迷陶醉时,她纯真浪漫、柔情似水;陡然跌落至婚变的黑色深渊后她怨恨悲痛、伤心绝望;几番挣扎后,她战胜自我,勇敢决断,最终浮出水面,重新上岸,完成了心灵之河的一次胜利的穿越,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运用角度] “责任”“承诺”“爱情”“悲剧”“对比”等。 【课外运用】 示例一:

悲剧是把美撕碎给人看,鲁迅如是说。氓妇正是用自己沉痛的人生经历把少女时代最美的梦想——爱情,无情地撕碎,血淋淋地展示给世人:鲜嫩的桑叶必然会枯黄飘零,忠厚的丈夫会变得无比残暴,昨天还信誓旦旦地承诺,明天就会“不思其反”,爱情之美转眼就随风而逝。

我敬佩这种撕碎,这种展示,就像敬佩德国每年都会在全国展示反映纳粹暴行的图片。敢于正视并反思自己悲剧人生的,一定拥有坚韧强大的心灵;敢于直面并批判自己民族悲剧历史的,一定是清醒自信的国家。正视悲剧,促人成熟。

与之相比,《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西厢记》都太缺少这种彻底、这种决裂、这种沉痛、这种坦荡。它们最终都安排了一个比较美好的结局。它们,不敢逼视人生的悲剧,就像日本不敢坦然面对历史一样。在文化性格上,在民族心态上,它们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