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8 4:42:3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安检机构资格许可 第三章 安检机构行为规范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121 号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8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局

长》

时王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

编辑本段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以下简称“安检机构”)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以及对安检机构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检测的活动,包括机动车注册登记时的初次安全技术检验和登记后的定期安全技术检验。 本办法所称安检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等要求,对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进行检验,并向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安检机构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县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依法对安检机构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安检机构应当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对机动车实施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编辑本段第二章

安检机构资格许可

第六条 安检机构的设置,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检测的原则。 第七条 国家对安检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 安检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计量认证、检验资格许可后,方可在批准的检验范围内承担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查、决定和发证。 第八条 安检机构的计量认证管理依照计量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 安检机构计量认证、检验资格许可的申请及其受理、现场审查、发证应当一并办理。 第十条 申请取得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具有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需要的,并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的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技术人员; (三)有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有齐全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等技术规范文件资料; (四)具有申请检测车辆类型和项目所需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设备及其校准设备; (五)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设备应当通过合法有效的型式认定,在用计量器具应当依法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合格或校准,并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六)具有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设施、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 (七)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 第十一条 申请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应当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一)申请书; (二)法人证明及复印件; (三)检验人员考核合格证书及复印件; (四)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证书及复印件; (五)检测线配置明细以及检测、校准设备清单; (六)地理位置、场地及厂房平面图,相应的所有权或合法使用权证明及复印件; (七)其他有关合法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于许可受理的规定,根据申请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第十三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受理申请后,应当及时组织审查人员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审查包括资料审查和现场核查。 审查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 第十四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于许可审查和决定的程序、期限等规定,作出是否批准检验资格许可的决定。 第十五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向获得检验资格许可的申请人颁发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和检验专用印章。 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的式样、编号规则和检验专用印章的式样,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 第十六条 安检机构检验资格许可证书有效期为3年。 安检机构检验资格有效期期满,继续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的,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重新提出申请;安检机构迁址、改建或增加检测线的应当及时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申请的受理、审查和决定按照本规定执行。

编辑本段第三章

安检机构行为规范

第十七条 安检机构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诚信的原则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 第十八条 安检机构应当保持信息系统通畅,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

部门提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信息。 第十九条 安检机构应当保证在用设备正常完好,在用计量器具依法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并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要求定期参加检验能力比对试验。 第二十条 安检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档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检验结果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保存,有保密要求的,应当遵守保密规定。 第二十一条 安检机构应当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人员培训和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检验服务水平。 第二十二条 安检机构应当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和管理,每年1月底之前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上年度工作报告。 年度工作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一)安检机构基本情况; (二)机动车年检验车型及其数量等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开展情况; (三)在用检测设备的变更情况和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情况; (四)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及变更情况; (五)投诉、异议处理情况; (六)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第二十三条 安检机构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中发现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安检机构如需停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3个月以上的,应当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上交检验资格许可证书和检验专用印章,并于停业前1个月向社会公告。 安检机构停止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1年以上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注销安检机构检验资格。 第二十五条 安检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检验资格许可证书; (二)超出批准的检验范围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三)不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验; (四)未经检验即出具检验报告等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的行为; (五)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维修、保养; (六)使用未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从事检验工作; (七)无正当理由推诿或拒绝处理用户的投诉或异议; (八)其他违法行为。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辖区内安检机构及其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联网监察; (二)查阅原始检验记录、调取检验报告; (三)检验能力比对试验; (四)审核年度工作报告; (五)听取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委托人以及社会对安检机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评价; (六)调查处理投诉案件。 第二十七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在安检机构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依法进行处理;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汇报。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委托人可以就安检机构行为规范以及检测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向安检机构查询;也可以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投诉,接受投诉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编辑本段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本行政区域内安检机构及其工作情况组织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查阅原始检验记录、检验报告; (二)现场检查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