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豆粕过程中氨基酸和小肽的含量变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3:39: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蚇发酵豆粕过程中氨基酸和小肽的含量变化

螇豆粕价格一路上涨,现已达到

4800元/吨价位,而且呈上涨趋势,这与豆粕的营养价值是相关的,豆

粕相对其他饲料蛋白质来说,具体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中氨基酸比例好,赖氨酸含量高,适口性好,蛋白消化吸收率高达82%左右,如何发挥豆粕的最大功效,并带动配方中其他饲料的消化吸收,增强猪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成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必竟它涨得太贵了,必须好好利用好它。

蒃发酵豆粕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发酵豆粕最早在欧洲研究并进入实践,后在台湾有了更好的发展,并

传入大陆,当初研究开发发酵豆粕的初衷只是因为鱼粉太贵,来代替鱼粉的,不过,在养殖实践中,养殖场发现发酵豆粕不仅仅有替代鱼粉的功能,不仅其粗蛋白消化吸收提高到了95%以上,而且增加了猪的抗病能力,增强了植物饲料中微量元素的利用效率和生物效价,最后终于把产生这些功能的物质锁定在小肽这种物质上,业已证明,小肽可以直接被动物肠道所吸收,其消化吸收率比氨基酸还要高,同时,小肽与微量元素的结合,可以显著促进微量元素的生物效价,从而减少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元素的添加量,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小肽还具体增强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早已用于人食用的有:胸腺肽、干扰素、免疫球蛋白等肽类产品,不仅效果突出,而且没有副作用,这对于目前规模化养猪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养猪技术的发展,造成的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猪只容易应激,而小肽在解决断奶仔猪应激方面有独到的功效;发酵还产生益生菌,酸化剂,香味剂,多维等等,上面已讲述很清楚,这里不再累述,总之,高企的价格,迫使我们不得不尽其所能,提高其饲喂效率。

蚂为了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和发酵加水量,我们做了大量的发酵试验,试验方案中包括料水比的确定,最

终确定料水比为1比2,在这种料水比情况下,发酵料中空气更少,同时有利于厌氧发酵进行,另外,发酵产热量少,即使有产热,也由于加入的水比较多,而水的蓄热性能极好(比热高),可以大大缓解温度的上升,而料水比为1比1时,往往发热量比较大,可能对发酵不利,实践证明,料水比在1比2时,在夏天,料内温度也最多在32度左右(需要避免放置于太阳底下发酵)。

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和发酵的效果,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添加量试验,如发酵一吨豆

粕使用专用菌剂1、2号是效果比较好,也最经济的做法,尽管增加使用量,可以再进一步增加发酵豆粕中的小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但小肽的含量趋于稳定并开始下降,但氨基酸的含量开始增加,这是因为小肽被进一步分解成为氨基酸,而我们知道,通过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小肽的消化吸收率和生物活性远远高于氨基酸的生物活性和动物利用率,所以,这并不利于提高产品的效价,加上有些用户需要一定的时间才用完发酵豆粕,在贮存的过程中,发酵也有缓慢进行,所以,最终定为添加量为4包。

薄豆粕中加入玉米粉(也可以用薯干粉,麦粉,次粉等能量饲料原料)的量,经过实验,确定为豆粕量

的2%~4%都可以,加入这部分能量饲料,可以更快地让保健液中的微生物迅速繁殖,并利用来产生乳酸,造成酸化剂酸性环境,抑制有害细菌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会产生香味和醇香物质。用太多则虽然可以进一步增加有益细菌量,但也影响发酵料的蛋白质含量,没有必要。

蚂①取样进行小肽的定量检测(采用三氯乙酸TCA沉淀法,离心分离高分子蛋白,得到小肽和氨基酸的

混合液体,再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总氮含量,得到小肽和氨基酸混合液中的氮含量,折算成绝对量,除以取样样品量,乘以6.25,即可得到发酵料中的小肽和氨基酸总含量);②氨基酸的含量采用印三酮比色法进行测定,也是先用TCA沉淀法得到小肽和氨基酸混合液,但采用只有氨基酸才参与的印三酮反应进行氨基酸的含量测定);③ 可溶解性蛋白质含量,则采用样品用水溶解一小时后,过滤得到清液,凯氏定氮法测定清液中的含氮量,再折算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④ 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如下:

蒂表

7:采用最佳发酵配方工艺发酵过程中的小肽和氨基酸含量变化表:物料在不同发酵时间条件下营

养物质的变化比较

粗蛋白 % 可溶性粗蛋白 % 小肽和氨基酸总含量% 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减得小肽含量% 还原糖含量% 粗纤维% PH值 性状 44.12 4.45 0.70 0.21 0.49 2.65 5.68 6.5 莅24 48 44.22 15.54 10.41 3.51 6.90 4.26 72 44.20 25.25 14.58 4.90 11.67 5.89 1.91 5.5 曲香,酸香,粘手 96 44.32 29.10 16.57 6.80 9.77 7.21 120(五天) 44.33 31.35 17.90 8.33 9.57 8.65 蒈发酵时间(小时) 羆0 44.21 11.13 5.61 1.21 4.40 3.58 6.2 香,粘手 6.0 曲香,略甜,粘手 5.3 曲香,酸香,粘手 5.3 曲香,酸香,粘手(较干) 豆粕原料味 甜味,曲从上表可知,粗蛋白质含量由于物质守恒定律,是维持不变的,顶多是因为发酵使物料重量有所变化,而造成粗蛋白有所变化,但变化极少,说明发酵过程中物料的损耗极少,这让一些有顾忌的人放心了。必竟豆粕中可以让微生物发酵利用的可发酵性物质比较少,即使有,也不一定是发酵挥发掉(当然多少有一点损失,如发酵成二氧化碳挥发掉,但是挥发量相对其他发酵,是很小的)。

可溶解性蛋白质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到了第4、5天基本上呈现稳定状态,不再大幅度上升。小肽和氨基酸总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等含量也是这样的走势。还原糖的持续上升,也说明了在发酵的过程中,可利用的能量(如消化能等)是上升势头的,尽管发酵会消耗一部分物料的能量,但是也分解了部分的豆粕中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而这部分能量如果不经过发酵,则可能吃到猪体内并不能很好地利用,而经过发酵后,则可能吃到猪体内后,可以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特别是粗纤维,在发酵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分解,产生葡萄糖能量物质。所以,总体上讲,发酵增加了豆粕的能量值(这个能量值主要是指可利用的能量)

粗纤维在这个过程中,被降解了三分之二,最后只有1.91%,这部分降解的粗纤维除了被猪只当做能量利用外(如果不发酵,则不仅不能被猪利用,还是抗营养因子),同时也解除了它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粗纤维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细胞壁的破坏,让包裹在里面的营养物质充分裸露出来,有利于猪只的消化吸收。

小肽含量则不同,在72小时时,达到最高值,以后,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发酵后期,部分小肽被蛋白酶所利用作为底物,被分解成氨基酸了,这对产生和维持小肽的高含量是不利的,所以,发酵三天左右建议就开始喂猪是最好的。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