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部编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8:35:5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部编人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 / 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交流,明白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够将写得不清楚的说明书进行修改。 4.积累有关艺术之美的四字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有关艺术之美的四字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如何做好课堂笔记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读一读情景对话,我发现大家交流的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运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记忆,还可以促使我们思考。①图示法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②阅读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记下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或要查资料的深入了解的;③简短的语句记录下听课过程中的想法。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在旁边记录下你想到的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茶叶对人体的保健效用了。大约从四千年前开始,茶逐渐发展成为日常饮料。秦汉时期,茶树的种植、茶叶的制作都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后来由于佛教的提倡,老百姓日 (2) 2 / 7 常生活也都离不开茶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说法,正是这个风俗的生动写照。 3.我拓展,我积累。 平时听课中,我也会做课堂笔记,比如:记录老师的课堂板书,记录老师强调的知识点,记录老师新教的方法,记录我自己容易混、容易错的地方,记录听课中老师点到的或我想到的与当堂课有关的诗句,有时还记录同学们交流时的一些独特的感受,记录…… 比如,分享交流“我的拿手好戏”时,我听到同学讲“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时,我就想“十八般武艺是哪方面的?都有哪些?”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读一读,和同学交流它们的意思,再选一两个说句子。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读一读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方法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亮相:一种戏曲上的表演动作。主要角色上场时、下场前,或者是一段舞蹈动作完毕后的一个短促停顿。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这就称其为“亮相”。戏曲的亮相有两个作用:一是向观众展示美丽的造型,二是便于拍摄剧照。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 压轴:戏曲名词,压轴,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捧场:原指特意到剧场去赞赏戏曲演员表演,今泛指特意到场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表示支持、助兴,或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说赞扬的话。 行头:行头,古代对戏曲服装的称谓,沿用至今。也可用以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 跑龙套: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唱白脸:唱白脸的意思是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花架子:古戏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架子花”,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一切专搞形式(3) (4) (5) 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