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8 11:36: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说课
广西柳州铁一中学 唐 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本部分教学,知识性内容较为简单,故重难点落在了为学生建立起分类的思想上。
知识、能力、思想是体系的三个要素。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的培养。思想是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主线
与旧教材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概念定义的死记硬背相比,在化学新课程与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形成。为此本节课的设计借鉴了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策略;主要采取了认知同化的学习模式,即先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知识进行拓展加深。 教学指导思想: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认知同化 下面我将就我的教学流程做简单介绍:
环节一:由简单的思维过程,建立起运用分类法预测未知物性质的观念
通过观看电影《终结者2》的片段及我国液态金属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新闻,让学生感受到,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科研水平的进步,已将科幻电影中的创设实现。在激发了学生爱国情绪的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液态金属的学习兴趣。此时,我提出了“ 试推测这种新型的液态金属材料它还可能具有哪些性质”的问题。学生情绪高涨、讨论热烈,迅速有同学给出了导电、导热性的答案,并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液态金属属于金属材料类,具有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有相似的性质。我在给予学生充分肯定后,指出这个简单的思维过程包含的2个重要内容:1、运用了分类的方法 2、预测了未知物的性质。
这时顺势提出“这些重要的内容对我们化学的学习有何价值呢”的问题。在投影出人类发现化合物种类繁多后,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化合物种类繁多,对它们的性质不可能一一学习,可采用分类法进行预测。再让学生通过对液态金属性质预测的思维过程,尝试整理出运用分类法预测未知物性质的基本思路,从而形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主线。
环节二:感受和学习分类法,完善分类的框架,提升思维能力
让学生谈谈生活中有哪些方面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并说说其意义。通过讨论学生感受到分类方法就在我们
身边以及给意义。
遵循思维发散→收敛→迁移的思维线索,我设计了2个活动分别进行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的学习,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加深对两种具体分类方法的理解。
活动1,对交叉分类的学习:由Na、K、CO3、SO4可组成几种物质?并尝试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可以较轻松地得到相关的答案,并在引导下完成交叉分类的学习。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学生能较快说出钠盐、钾盐、碳酸盐和硫酸盐,但只有少数学生能提到可溶性盐、含氧酸盐等答案,说明学生分析角度比较狭隘,没有明确的思维方向。针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的问题,我设置了第2个“思维小贴士”:可以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优化他们的思维方式,并为学生后续的研究和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2,先通过练习巩固交叉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另外一种与交叉分类不同的分类方法即树状分类。具体活动设计如下:回忆初中接触过的含碳无机物有哪些?并试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协作,最终能写出相关物质。我将其中C、CO、CO2、Na2CO3、NaHCO3、H2CO3、CaCO3、 Ca(HCO3) 2这些物质制作成8张卡片,让学生对它们进行分类,属于一类的放在一块。我使用iPad通过“录屏大师”软件将小组的成果直接呈现在投影上,而其他组的同学则分析他们分类的依据。这个活动一开始,学生就开始活跃起来,每个小组竞相展示自己不同于其他组的分类成果。有的小组将其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有的根据状态、溶解性、是否含金属元素进行分类、以及根据是否含H或O等多个角度分类。此活动中学生能快速排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反映出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了从组成和性质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思维方法。通过回放其中一组的方案图:单质和化合物(酸、氧化物和盐)。从而引出初中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框架,引导学生比较后得出此分类不是交叉分类,从而介绍另外一种分类方法树状分类。
回顾此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在回忆初中接触的含碳无机物有哪些时,学生的回答往往不能较全面地得到答案,原因除了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外,还存在思维方法的有序性问题。于是我给出第3个“思维小贴士”:要注意有序思维的训练。即按树状分类等一定规律进行思考,可快速而全面地回忆出这些含碳无机物。
在对两种分类方法进行对比理解后,设置疑问:氧化物能否进行再分类吗?学生从组成角度迅速得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而从性质角度分析得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作为新知识点进行讲解(不成盐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等此次课中不做介绍)。通过对以上分类方法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完善了物质分类的框架。 环节三:类别通性探究
这一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熟悉的知识提炼物质的类别通性,再将成果汇总实现资源共享。这里,通过以酸、碱、酸性氧化物为代表进行探究。此探究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难度不大,学生能较轻松地完成。该活动侧重于帮助学生复习初中物质的性质,并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归纳和提炼知识的能力。
通过环节二和三对教材的处理,增加了将静态的“分类知识”转变为功能态“分类思想”的素材和活动,并补充具有认识功能的化学知识,从而使教材内容具体化,物质分类相关知识更系统化、程序化。 环节四:预测未知物性质,实验论证,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了分类方法、完善分类框架和掌握类别通性后,学生已经具备运用分类方法预测未知物性质的知识结构。我提出能否运用这些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首先通过图片和数据让学生感
+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