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综合测试1-8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3:20: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解题分析:本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于复合判断间的真值关系的掌握情况。教科书给出了必要条件假定判断的负判断及其等值判断的公式┐(p←q)←→┐p∧q,又告诉我们负判断的逻辑值与支判断的逻辑值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掌握了这两方面的逻辑知识就不难得出“p←q”与“┐p∧q”之间为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是不能同真的,因此,可以用后者去驳斥前者。

2.答:甲的推测是正确的,得冠军的是孙敏。因为甲与丁的推测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因此推测正确的必是甲或丁。结合题设条件,就可以断定乙和丙的推测是不正确的,乙的推测不对,即可推出“得冠军的是孙敏”。说明:本题的结论是惟一的,但获此结论的解题的思路却并不是惟一的,比如,也可以用假设演泽的方法解题。先假设李勇、赵光、钱红得冠军,结果都会导致与题设条件相矛盾,由此否定李勇、赵光、钱红得冠军的可能,进而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题分析:本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于判断间的真假关系的掌握情况。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甲的推测是一个联言判断,丁的推测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是必有一真的,因此,推测正确的人必在甲和丁两人之中。结合题设条件,也就不难判定乙的推测不正确。因而得冠军的必是孙敏。如果用假设演绎法解题,那么,关键在于知道不知道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特点。即当前件为假时,后件不论真假,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当后件为真时,前件不论真假,该充分假言判断为真。因此假设“赵光得冠军”就会导致乙和丁的推测都正确;假设“钱红得冠军”也会导致乙和丁的推测都正确,这两种假设都与题设条件相矛盾。假设“李勇得冠军”,导致甲、乙、丙的推测都正确,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

3.答:大项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小项是“徒有虚名的共产党员”,它属第二格,其结构式是: P---M | S---M ------ S---P

解题分析:本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于三段论的组成以及四个格的结构式的掌握情况。正确地回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而主项是不包含量项的,因此,本题中的小项不是“有些徒有虚名的党员”。第二,三段论的各格的结构式,只与小项(S)、大项(P)、中项(M)所处的位置相关,因此,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的判断类型如何,可以不加表示。第三,在语言表达中,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先后次序是任意的,在构造格的结构式时,应加整理,使之成为规范的表达形式。

4.答:相类比的两个对象是求精厂和求益厂;已知的相同属性是“老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齐全”;结论是“求益厂经过改革也能对国家作出重要贡献”。

解题分析:本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于类比推理的掌握情况。根据逻辑考试命题的要求,应有一些试题是比较容易的,本题正是如此,只要对类比推理是一种怎样的推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作出正确的回答。

5.答:学生甲的意见是正确的,乙的意见不对。因为乙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就肯定前件”的规则。根据三段论的规则和小项在结论中不周延,推不出小项在前提中也不得周延。

解题分析:本题是以三段论的内容为素材而设计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对错分析题,其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考查考生是否正确理解“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这一条三段论的规则。这条规则是说,小项或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而在结论中周延,这是不允许的。由此可以引伸出在结论中周延,在前提中也必须周延;

而不能引伸出在结论中不周延,在前提中也必须不周延。如果对三段论的这条规则有了正确的理解,同时对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有所了解,那么对此类试题也是不难作出正确回答的。 六、综合题

1.答:以“没有B不是A”为大前提,以“所有的C都不是B”为小前提,不能得结论。因为如果得结论,就会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错误(或者答:这是三段论第一格,第一格的规则要求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而它却是否定,所以不能得结论)。以“所有的C都不是B”为大前提,以“没有B不是A”为小前提,能得结论“有些A不是C”。

解题分析:本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于三段论推理的掌握情况。正确地回答此类试题,第一,要准确地理解题意。在本题中,只是给出了两个判断,指出它们是三段论的前提,但并没有进一步指出哪一个判断是大前提,哪一个判断是小前提,在这种情况下,不可主观地认定前者是大前提,后者是小前提,或者前者是小前提,后者是大前提,而是应全面地设想上述两种可能的情况,然后分别作出回答。第二,要正确地理解“没有B不是A”这种语句表达式所表达的是全称肯定判断,而不是否定判断,因此,不要误认为试题给出的是两个否定前提。第三,在阐述为什么不能得结论的理由时,要以三段论的一般规则为依据,或者以三段论的格的特殊规则为依据。两者均可,因此,要正确地解题,必须掌握三段论的一般规则,或者三段论的格的特殊规则。 2.答:以前提组一进行推理,不能得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以前提组二进行推理,能得结论。推理过程: (1)p∧┐r,所以┐r;

(2)p∧┐q→r,┐r,所以┐(p∧┐q); (3)┐(p∧┐q),所以┐p∨q; (4)p∧┐r,所以p; (5)┐p∨q,p,所以q。 (推理过程用日常语言表述也可)

解题分析:本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于复合判断推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应用的能力。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考试题型。值得我们认真对待,要正确地回答此类试题,应在分别理解掌握各种复合判断推理的推理形式的基础上,注意它们的综合应用。本题涉及到联言推理的分解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负判断的等值推理以及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是它们的综合应用。为提高综合应用的能力,平时应该多做一些类似的练习题。

3.以“小张是被告而不是罪犯”为前提,运用第三格三段论,能得结论“有些被告不是罪犯”,以此为前提进一步进行对当关系推理,能得“并非凡是被告都是罪犯”。

解题分析:这是一道反驳题。反驳的论据就是推理的前提。反驳的过程也就是推理的过程。本题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对于反驳过程的掌握情况。本题给出的论据本身是一个联言判断,它可以分解成两个性质判断“小张是被告”和“小张不是罪犯”,以前者为小前提,后者为大前提,就可组成三段论的第三格,得出“有些被告不是罪犯”的结论。它与被反驳的论题“凡是被告都是罪犯”之间是矛盾关系,因此,根据性质判断间的对当关系的直接推理,就可由“有些被告不是罪犯”推出“并非凡是被告都是罪犯”的结论,也即确定了“凡是被告都是罪犯”这个论题为假,这就完成了反驳的过程。如果大家能够把推理部分学得的知识应用于论证和反驳的过程,那就不难正确地回答此类试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