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9:25: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一、填空题:

1、 和 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核酸按其所含糖不同而分为 和 两种,在真核生物中,前者主要分布在细胞 中,后者主要分布在细胞 中。

2、某双链DNA中含A为30%(按摩尔计),则C为 %,T为 %。

4、DNA双螺旋B结构中,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 nm,螺距为 nm,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包含 个碱基对,相邻碱基距离为 nm。 5、在DNA分子中,若(G+C)%含量越高,则 越高,分子越稳定。

6、真核细胞的mRNA5‘端有 结构,功能是 _;其3’端有 尾部,功能是 。

7、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 ,使得核酸在 nm附近有最大吸收峰,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8、DNA变性后,紫外吸收能力 ,粘度 ,浮力、密度 ,生物活性 。

9、嘌呤环上的第 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 位碳原子相连形成 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 。

10、写出下列核苷酸符号的中文名称:ATP ,dCDP 。 11、tRNA的二级结构呈 形,三级结构像个倒写的 字母。 12、构成核酸的单体单位称为 ,它与蛋白质的单体单位 相当。

13、在核酸分子中由 和 组成核苷,由 和 组成核苷酸。 是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无论是DNA或RNA都是由许许多多的 通过 连接而成。

14、核苷中,嘌呤碱与核糖是通过 位 原子和 位 原子相连;嘧啶碱与核糖是通过 _位_ __原子和__ _ 位_ __原子相连。 15、组成RNA的碱基中与DNA不同的是 。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关于双链DNA碱基的含量关系哪个是对的( )

①A=T G=C ②A+T=C+G ③G+C>A+T ④G+C

①(G+C)%=25% ②(A+T)%=25% ③(G+C)%=60% ④(A+T)%=55% 3、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是( )

①氢键 ②离子键 ③碱基堆积力 ④静电引力 4、假尿苷(Ψ)中糖苷键的连接方式是( )

①C—N连接 ②C—C连接 ③N—N连接 ④以上都不对 5、下列哪种碱基在mRNA找到,而在DNA中则不存在( )

①腺嘌呤 ②鸟嘌呤 ③尿嘧啶 ④胞嘧啶 6、关于tRNA下列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①是RNA中含量最多的单链分子 ②tRNA的二级结构是三叶草形

③是RNA中含稀有碱基最多的 ④tRNA的3′-端几乎都有CCA结构 7、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 ①戊糖的C-5′上 ②戊糖的C-2′上 ③戊糖的C-3′上 ④戊糖的C-2′和C-5′上 8、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

①碳 ②氧 ③氮 ④磷 9、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①糖苷键 ②2′,5′磷酸二酯键 ③肽键 ④3′,5′磷酸二酯键 10、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哪一波长附近( )

①280nm ②260nm ③340nm ④220nm 11、有关RNA的描写哪项是错误的( )

①mRNA分子中含有遗传密码 ②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一种RNA ③胞浆中只有mRNA ④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是rRNA 12、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都具有( )

①多聚A ②多聚U ③多聚C ④多聚G 13、DNA变性是指( )

①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 ②多核苷酸链解聚 ③DNA分子中碱基丢失 ④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14、DNA Tm值较高是由于下列哪组核苷酸含量较高所致?( ) ①G+A ②C+G ③A+T ④C+T 15、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 ①15% ②30% ③35% ④40% 16、热变性的DNA分子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复性,条件之一是( )

①骤然冷却 ②缓慢冷却 ③浓缩 ④加入浓的无机盐 17、在适宜条件下,核酸分子两条链通过杂交作用可自行形成双螺旋,取决于( )

①DNA的Tm值 ②序列的重复程度 ③核酸链的长短 ④碱基序列的互补 18、tRNA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

①有反密码环和3′-端有—CCA序列 ②有密码环

③有反密码环和5′-端有—CCA序列 ④5′-端有—CCA序列 19、下列关于DNA分子中的碱基组成的定量关系哪个是不正确的?( ) ①C+A=G+T ②C=G ③A=T ④C+G=A+T 20、下面关于W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 ①两条单链的走向是反平行的 ②碱基A和G配对

③碱基之间共价结合 ④磷酸戊糖主链位于双螺旋内侧 21、具5′-CpGpGpTpAp-3′顺序的单链DNA能与下列哪种RNA杂交? ( ) ①5′-GpCpCpApTp-3′ ②5′-GpCpCpApUp-3′ ③5′-UpApCpCpGp-3′ ④5′-TpApCpCpGp-3′ 22、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

①减色效应 ②增色效应

③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④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23、脱氧核糖是在第几位碳原子上脱去氧的?( )

①2位 ②3位 ③5位 ④6位 24、与mRNA上密码子UGG相配对的tRNA反密码子为: ( ) ①UGG ②ACC ③GGU ④CCA 25、绝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的5’端有: ( )

A. 帽子结构 B. PolyA C. 起始密码子 D. 终止密码子

三、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在RNA分子中,单链RNA局部区域由于G-C,A-U配对,也象DNA一样,可形成局部双螺旋而构成发夹式结构。( )

2、杂交双链是指DNA双链分开后两股单链的重新结合。( ) 3、DNA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愈高,其熔点(Tm)值愈大。( )

4、在tRNA分子中,除四种基本碱基(A、G、C、U)外,还含有稀有碱基。( )

5、一种生物所有体细胞的DNA,其碱基组成均是相同的,这个碱基组成可作为该类生物种的特征。( ) 6、DNA是遗传物质,而RNA则不是。( )

7、真核生物的mRNA为多顺反子,原核生物mRNA为单顺反子。( )

8、到目前为止,发现所有的多脱氧核糖核酸链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均为右手螺旋。( ) 9、热变性的DNA复性时,温度必须缓慢冷却。( )

10、真核生物mRNA的帽子结构与蛋白质合成起始有关,并能增加,mRNA的稳定性,防止核酸酶降解。( )

11、DNA比RNA更稳定。( )

12、DNA和RNA中的磷酸二酯键是相同的。( ) 四、问答题和计算题:

1、试述tRNA二级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每一部分的功能。 2、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有些什么基本特点? 五、名词解释:

DNA的一级结构 DNA的变性和复姓 分子杂交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 回文结构 Tm值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Watson 和 Crick 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核酸按其所含糖不同而分为 RNA 和 DNA 两种,在真核生物中,前者主要分布在细胞 质 中,后者主要分布在细胞 核 中。

3、某双链DNA中含A为30%(按摩尔计),则C为 20 %,T为 30 %。

4、DNA双螺旋B结构中,双螺旋的平均直径为 2 nm,螺距为 3.4 nm,沿中心轴每旋转一周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