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小题狂练第六周小题天天练30含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54:4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题天天练30

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

①游客可以从东方明珠上鸟瞰夜色中的上海.整座城市灯红酒绿.尽展国际大都市迷人....的风采。

②如今.安全感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夜半时分可在街头闲庭信步.这得益于越织越牢....的社会治安防控网。

③科技改变生活.力度惊人.电子商务正方兴未艾.学习方式亦逐渐变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④时光荏苒.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发展脉络....有了最直观的触摸。

⑤贵州高三学生抛书事件引起广泛关注.有人力主严惩.但其实学生只是借此缓解压力.不足为训。 ....

⑥反腐倡廉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我党决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实效。

A.①③⑤ C.②③⑤

B.①④⑥ D.②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使用正确。②闲庭信步: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清闲的样子.有时也形容信心十足。不合语境。③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此句中“正”与“方兴未艾”语意重复。④时光荏苒: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时光易逝。使用正确。⑤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此句中望文生义。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形容做事态度坚决.扎实有效。使用正确。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最高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秒数十Gb.这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了数百倍左右。

B.去年6月.因为一张赤脚穿旧鞋、在高铁二等座上专心工作的照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网络上走红。

C.一款名为“奇迹暖暖”的游戏和故宫合作之后.暖粉们“穿”上各种珍藏的华服.受到国内外不少年轻人的追捧。

D.去年.一名四年级杭州小学生将蜗牛养到“四代同堂”.俨然成为蜗牛小专家.其爱心与耐心赢得无数人点赞。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意重复。“数”和“左右”表意重复。C项.

1

中途易辙。在“暖粉们”之前加上“让”。D项.语序不当。改为“杭州一名四年级小学生”。

答案:B

3.下面一段文字后的四个选项.能准确概括文字内容的一项是(3分)( )

琴声渐起。我仿佛看见一滴滴饱满的水珠儿洒落在含苞待放的桃花上.又恋恋不舍地挂着丝儿似的落下来.犹如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这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它裹挟着泥沙、卵石.翻滚着向前奔去.撞击着河岸.向阻挡它的一切势力发起猛烈冲击。那河上还有勇敢的艄公.正在与恶浪搏斗。一阵清风穿过树林.一粒沙子从屋檐上滚落.掉在门前那口空水缸里.清脆悦耳.回音似璧。琴声欲止.似一朵烟花静静地绽放。

A.琴音似水 C.琴声悠扬

B.琴音遐想 D.琴声如风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回答此题.注意把握语段的大意。从“我仿佛看见”分析.语段主要描写了听到琴声后的想象。A、C、D三项.都只概括了琴声的部分特点.不够全面。B项.概括了琴音给听者的感受.能全面概括文段内容。

答案:B

4.张大明和李小天是好朋友.张大明因为做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向李小天借钱一万元.下面是张大明写给李小天的借条.其中有五处不对的地方.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借 条

借款人:张大明(身份证号) 出借人:李小天(身份证号)

因用于生意周转.于2018年向出借人小天借款人民币10 000元。将于2019年归还。如不能按时归还.愿付违约金(每天壹佰元)并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借款人:张大明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借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应用文.借条内容必须清晰、明白.不能有歧义.特别是金钱数额要大写.借款时间、还款时间要具体到年月日.借款人、出借人必须用全名。明白了这些.就很容易作答了。

答案:(示例)①借款时间要具体到月日。②出借人应用全名。③借款金额要大写。④还款时间要具体到月日。⑤要写出写借条的具体日期。

5.请按情景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学校组织秋季运动会.作为高三年级学生的你积极参加。 (1)请你为班级写一则简洁的加油口号.不超过20个字。(3分)

答:

2

(2)运动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遇到高二的一位同学问你:“马上要高考了.时间那么紧张.你们参加这种活动.值得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回答他.表明你的看法.不超过30个字。(3分)

答: 答案:(示例)(1)凌云赛场.斗志昂扬 齐心协力.争创佳绩.勇冠三军.所向披靡 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向前冲.让我们与众不同 赛出独特的风格.赛出辉煌的人生

(2)值得。高三学习不仅要分秒必争.更要精神奋发争先.一场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运动会将鼓舞我们高三同学任何时候都要不断超越.永争第一。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

贺新郎 刘 过

弹铗西来路。记匆匆、经行数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渚。想雁信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唤起杜陵风雨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弹铗:弹剑。铗.剑。《战国策》记载.冯谖怀才不遇.靠在柱子上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得知.吩咐给他鱼吃。②杜陵:指杜甫.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诗中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有《春日怀李白》诗.诗中说“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弹铗西来路”.开门见山.借冯谖弹铗的故事.表露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境.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B.“梦里寻秋”的“秋”有隐喻国势衰微之意.且“梦里寻秋”两句暗示词人对国事的关怀以及面对沦落的北地江山却报国门的痛心。

C.“想雁信家山何处?”词人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却不知家在何处。国事既不可问.家乡又音信杳然.令人生出万千感慨。

D.“男儿事业无凭据”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委婉揭示了自己功名事业毫无着落的原因.又引出了对当年放浪形骸的回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考查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学科素养。“委婉揭示了自己功名事业毫无着落的原因”错.此句说自己功名事业毫无着落.表意很直接.并不“委婉”.而且也没有揭示原因。

答案: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