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含中考模拟卷5套》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0 11:55: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6.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_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_____.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A 【解析】 【详解】

日食的形成是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杆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用放大镜看邮票时,邮票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光的色散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冰、雪形成过程分别是凝固和凝华,都是放热的,故A错误; 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中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正确;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3.B 【解析】

【详解】

A、两灯串联,同时工作,同时断开,不符合题意;

B、当S1闭合,S2断开,两灯串联,能同时工作,两开关闭合,L2被短路,L1单独工作,符合题意; C、两灯并联,只有一个干路开关,不能单独工作,不符合题意;

D、两灯并联,L1支路有开关,L2没有开关,所以L1要工作,L2必定工作,L1不能单独工作,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电路的三种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状态的识别.注意电路发生短路时要么会烧坏电源,要么会使用电器不工作. 4.D 【解析】

滑轮组中,有三段绳子承担,因此拉力移动的距离为3S,则总功为3F2S,A错误;拉力的有用功为F1S,则额外功是3F2S-F1S,B错误,D正确;机械效率为?=考点: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D 【解析】 【详解】

BCD、由图知,先闭合开关S1,两盏灯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再闭合开关S2,此时灯泡L2被短路,则L2不发光,L2的电功率变为0,即L2的实际电功率变小;此时电压表仍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此时电路为灯泡L1的简单电路,则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所以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P=UI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大,故BC错误,D正确; A、由于灯L1两端的电压变大,电流变大,根据P=UI可知,L1的实际功率变大,故A错误。 6.B 【解析】 【详解】

手持金属探测器的原理是发电机原理,导体切割磁感时产生感应电流; A.是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是导体切割磁感时产生感应电流; C.是研究电磁铁特点的;

D.是通电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应选B. 7.C

W有W总=F1S ,C错误; 3F2S【解析】 【详解】

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G,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G,B相对于A相对静止,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

B.物块A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C正确.

D.如果所有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B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8.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A柱状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为

F甲?G甲液?G球

B柱状容器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为

F乙?G乙液?G球

把两小球从两液体中取出来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分别为F甲?G乙?G甲液、F乙液,它们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

'?F甲?F甲?F甲?G甲液?G球?G甲液?G球 '?F乙?F乙?F乙?G乙液?G球?G乙液?G球

''即?F甲??F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p?9.A 【解析】

?F,因为SA?SB,所以?p甲??p乙,故选B。 S试题分析:磁卡、录音带、录像带是利用磁性材料工作,VCD光碟是利用光电效应工作,A错;光纤通B正确;LED灯采用的是发光二极管,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信息的,发光二极管是半导体材料,C正确;超导材料可用与磁悬浮列车、超导输电等,用超导材料做电动机的线圈能减少热量损耗,D正确,故选A.

考点:磁性材料,半导体的特点,超导体的应用,光纤通信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甲电路图可知,R与Rx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流,由图乙可知,风力增大时,Rx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

U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由R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A正确,B错误; 根据R=

U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等于定值电阻R的阻值,则该比值不变,故C错误; I当风力减小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仍为定值电阻R的阻值,即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比值不变,故D错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拉动绕在管上的绳子,绳子会对金属管做功,金属管温度会升高,内能会增大,故A正确; B.因金属管与酒精会有温度差,所以酒精会从金属管中吸收热量,酒精的温度会升高,蒸发加快,故B正确;

CD.管内气体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将塞子顶起,管内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 12.ABD 【解析】 【详解】

A.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线圈匝数越多,吸引的铁钉越多,说明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多少有关,故B正确; C. 丙图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是电动机的原理图,故C错误;

D. 丁图装置为奥斯特实验装置,通电导体会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D正确。 13.BCD 【解析】

试题分析: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现代通信主要靠电磁小波来传传递信息,故A错误;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B正确;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所以小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小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故C正确;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叫电磁感应,发电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消耗机械能,得到了电能,所以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应选BCD.

【考点定位】电与磁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低温 高温 1:4 【解析】 【详解】

设每根电阻丝的阻值为R,

当开关S1接b,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总电阻R1=2R; 当开关接a,S2闭合时,两电阻并联,总电阻R2?R ; 2当开关S1接b,S2闭合时,上面的电热丝被短路,只有一个电阻丝连入电路中,总电阻R3=R; 以上三种连接方式的电阻关系:R1?R3?R2,

U2根据P?可得,

RU2 ,电功率最小,即为低温档; 当开关S1接b,S2断开时,电路的功率P1?2RU22U2P??当开关S1接a,S2闭合时,电路功率2RR ,电功率最大,即为高温档;

2U2当开关S1接b,S2闭合时,电路功率P,电功率介于二者之间,即为中温档; 3?RU22U2所以P:?1:4. 1:P2?2RR15.游码未调至零刻度线 83.4 不变 【解析】 【详解】

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甲图中的错误是:天平调平衡时,游码未调至零刻度线,使用这种天平测出的物体质量将偏大;由图乙知道,面饼的质量是:m=50g+20g+10g+3.4g=83.4g;由于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将该面饼压碎,面饼只是形状发生改变,但质量不变。 16.电磁感应 发电机 不改变 【解析】 【详解】

如图所示,当导体ab向右运动时,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会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流表指针偏转,这是磁生电现象,即电磁感应现象,工农业生产中的发电机就应用了此原理。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对调N、S极,ab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