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3:31: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分析
一、掌握学生思想特点,学习品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思想实际,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分析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小学中出现上述问题,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决不能熟视无睹,掉以轻心。特别是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更应深入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 二、以诚相见,融洽感情
学生都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愿意和他们交往,也愿意听他们的语言,接受他们的教育,特别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他们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应尊重学生,坦诚相见,师生情感越融洽,越和谐,学生越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例如:我班上有一名学生,他学习、纪律各方面表现都很差,但自尊心特别强,身上有不少坏毛病。我注意到他的这些特点,就经常主动找他谈心,聊天,或不时摸摸他的头,当他犯一些小错误时,我总是在课后找他说话。因此,我们可以说是好朋友。他有时心里有事,也会主动找我谈谈,能看得出来,他十分信任我。记得一次,他因一件小事与班里的一名学生发生口角,进而打起来,我知道后马上赶到班级,他看到我立刻把手停下来,走到我面前。
到办公室后,我只问一句“怎么回事?”他慢慢地把头低下来说:“王老师,我不对,我不应该打人,今后我一定改,一定不再和同学闹矛盾了。”我听了以后,只说了一句“我相信你。”后来从别的学生口里得知,他主动向那位同学道了歉,两人又和好,而且再没有闹过矛盾,所以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以诚相见。平易近人,学生才会亲近和信任老师,十分快乐地接受老师的教导。
三、立足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四、“以身作则,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亲其师,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
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我们为此在教师中开展教师工作评估,实行教师工作积分制)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勇于自我批评,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才能做好学生的表率,不愧“为人师表”,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心理能够健康地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够做到:
(1)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成绩。他们应具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2)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于与同学交往。他们能够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人,热爱班集体,与同学建立友好关系,并受到同伴的欢迎和喜爱。
(3)热爱劳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他们应在生活中愿意尽量多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一定的自理自控能力,尽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遇到困难努力去克服。在劳动中不怕累、能吃苦,愿意经受锻炼和考验。
(4)快乐和充满好奇。他们感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他们的生活是快乐和无忧无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