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老年经济为老年人打造幸福美好新生活-最新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4:00: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发展老年经济为老年人打造幸福美好新生活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准,我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26%。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也就是说,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我国的老人秉承中华传统美德,可以说将一生奉献给儿孙,为儿孙上学、找工作、买房、结婚等克勤克俭,是最善良、最知足、最有忍受力、贡献最大的社会主流群体,我们理应为他们做些好事、实事、善事,让他们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发展老年经济,满足老年需求,是现代社会奉养老人、尽孝行善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一、发展老年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对老龄社会的必然选择

1.发展老年经济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

老年人因其年龄特点是一个具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是不同于儿童和青壮年的特殊群体。按照老年人的年龄结构和身体健康状况,可以将老年人划分为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或不能自理的老人)、体弱多病老年人和低龄老年人(60岁左右,身体基本健康)三个群体,针对这三个不同群体也应该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向高龄老年人群主要提供包括护理服务,特别护理设施、特殊商品和服务;向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提

供自助性生活辅助品,如电子呼救器、代步器,提供医疗,康复器械、场所、家政服务、心理咨询等服务;针对低龄老年人群,为其提供更多的适合自身特点的消遣、休养、娱乐的设施和场所等。老年经济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所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发展老年经济,繁荣老年用品和服务市场,可以更好的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2.发展老年经济对扩大内需、促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扩大内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和途径,而大力发展老年经济对扩大内需促进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还在业,他们除有退休金之外,还有额外的收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另外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的年需求为6000~7000亿元,2010年将达到1万亿,而目前我国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可见,老年人的需求市场已经发展充分,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老年经济具有融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综合性质,发展老年经济,实现消费由潜能向现实的转化,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壮大老年产业,也可以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 3.发展老年经济也是服务老年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求人与自

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我国老年人口已近1.78亿,到2015年将突破2亿,老龄化进程提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好老龄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诸如环境、社会、家庭、个人等所产生的矛盾,必然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老年经济,兴办老年事业和产业,丰富老年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终,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自然群体和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二、发展老年经济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1.现状有喜有忧

喜的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引起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发展老年经济的现实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为促进中国老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于2010年成立,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是由从事老龄产业的养老服务、医疗康复、金融保险、生产制造、产品流通、科研教学、护理培训、文化旅游、经营管理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相关行业的专家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对推动中国老龄产业发展起到协调、加速、监督和保障作用。一些新的老龄产业模式形式正在探索和实施,比如养老服务呈现形式多样化、老年保健行业整体增长、老年旅游业方兴未艾等。忧的是发展老年经济还存在很多障碍和问题,诸如思想认识障碍、体制机制障碍、政策障碍等,还存在老龄产业总量偏小、结构单一、功能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