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四第2讲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物质的多样性教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49: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C.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解析:选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H—O 键比较牢固,A错;CH4、SiH4、GeH4、SnH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C错;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因为氢卤键键能依次减小,D错。

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 不同类型的晶体[学生用书P19]

1.同素异形体与同素异形现象

(1)同素异形现象: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单质的现象。 (2)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3)常见同素异形体

①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富勒烯(包括C60、C70和碳纳米管)。 ②氧的同素异形体:O2、O3。 2.同分异构体

(1)概念: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2)常见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①丁烷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3、

②戊烷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2CH3、

3.四种晶体的比较

构成晶体结构 微粒 微粒间作用力 物理性质 熔、沸点 硬度 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 分子晶体 分子 原子晶体 原子 金属晶体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金属键 一般较高,少部分低 一般较大,少部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力 共价键 较高 硬而脆 低 小 很高 大

分小 导电性 不良(熔融可导电) 不良 多数非金属单典型实例 离子化合物 质及 其氧化物、氢化物等 不良 金刚石、SiO2、 晶体硅、SiC等 金属单质 良导体 4.NaCl、金刚石、足球烯、干冰、石英中微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相互作用力 (1)氯化钠晶体中,1个 Na周围和6个Cl形成离子键,同时1个Cl周围和6个Na形成离子键,就这样在空间不断地延伸下去。Na与Cl间以离子键相结合。

(2)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3)足球烯(C60)是由60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状分子,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4)干冰晶体中含有CO2分子,CO2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CO2分子内存在共价键。 (5)石英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和相邻的4个氧原子结合,每个氧原子和相邻的 2个硅原子结合,向空间伸展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

题组一 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

1.(2017·浙江11月选考,T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8O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元素的一种核素

B.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两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 C.CH3COOH和CH3COOCH3互为同系物

D.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其熔点各不相同 答案:A

2.(2017·浙江4月选考,T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熔点和硬度都很高 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质子数都为1 C.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系物 D.C6H14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答案:B

题组二 四种不同的晶体类型

3.有A、B、C三种晶体,分别由H、C、Na、Cl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对这三种晶体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晶体 熔点/℃ 硬度 水溶性 导电性 水溶液与18

Ag反应 A B C 801 3 550 -114.2 较大 很大 很小 易溶 不溶 易溶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导电 不导电 液态不导电 白色沉淀 不反应 白色沉淀 +(1)晶体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

(2)晶体的类型分别为A_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

(3)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解析:由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可知A为离子晶体,即为NaCl,其中含离子键;B的硬度很大,不溶于水,又不导电,则知B为原子晶体,即为金刚石,其中含共价键;C的熔点很低,可知C为分子晶体,即为HCl,是靠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

答案:(1)NaCl C HCl

(2)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3)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4.下列物质:①水晶 ②冰醋酸 ③氧化钙 ④白磷 ⑤晶体氩 ⑥氢氧化钠 ⑦铝 ⑧金刚石 ⑨过氧化钠 ⑩碳化钙 ?碳化硅 ?干冰 ?过氧化氢。其中: (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 (2)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是________。 (3)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________。

(4)由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是________,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________,属于分子晶体的单质是__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而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受热熔化后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受热熔化后需克服共价键的是________。

解析: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水晶和碳化硅;属于分子晶体的有氩(无化学键)、白磷(非极性分子)、干冰(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过氧化氢和冰醋酸(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属于离子晶体的有CaO(离子键)、NaOH(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共价键)、Na2O2和CaC2(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金属导电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晶体熔化时,分子晶体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不破坏化学键,而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熔化需破坏化学键。

答案:(1)①? (2)①⑤⑧? (3)⑤

(4)②? ⑨⑩ ④⑤ (5)⑦ ②④?? ①⑧?

晶体类型的五种判断方法

1.依据构成晶体的微粒和微粒间的作用判断

(1)离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是离子键。 (2)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是共价键。 (3)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微粒间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

(4)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微粒间的作用是金属键。 2.依据物质的类别判断

(1)金属氧化物(如K2O、Na2O2等)、强碱(NaOH、KOH等)和绝大多数盐类是离子晶体。 (2)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等)、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

(3)常见的单质类原子晶体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化合物类原子晶体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

(4)金属单质、合金是金属晶体。 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1)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 (2)原子晶体的熔点高。 (3)分子晶体的熔点低。

(4)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相当低的。 4.依据导电性判断

(1)离子晶体溶于水及熔融状态时能导电。 (2)原子晶体一般为非导体。

(3)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酸和强极性非金属氢化物)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也能导电。

(4)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 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 (1)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硬而脆。 (2)原子晶体硬度大。 (3)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

(4)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较低的,且具有延展性。

课后达标检测[学生用书P107(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