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某标段土建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12:14: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4)竖向施工分层结合钢支撑拆除顺序; 3.1.7.3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法

车站主体段采用二层双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车站出入口及风道采用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在区间与车站结构接口处、结构变化处设置变形缝。 3.1.7.3.1支架工程

车站主体结构顶板、侧墙、纵梁、顶梁以及车站联络通道结构体系在砼施工中,采用满堂支架作为支撑架构体系。采用Φ48碗扣式钢管。

满堂支架,按浇筑砼量以及施工荷载,以每杆轴向力≤30KN计算。 根据本标段车站的分段长度及分层跨度,考虑每层浇筑砼量及施工期间荷载组合,按每根杆件轴向受力≤30KN计算,车站脚手架间距设为900mm。

支架底部设在已浇注的底板砼上,并支垫上方木或砼预制垫块以免破坏底板砼,同时增加承载面积。支架拼装时利用底脚丝杠先找平,找平后再往上拼装,拼装完成后,逐个检查每根立杆底脚是否与地面完全接触,如有缝隙,利用底脚丝杠进行调整。

车站通道厚400mm,不能承受顶板荷载。在其顶板施工时,保留站台层支架做为传递荷载支架,待顶板砼强度达到后再拆除站厅层及站台层支架。 3.1.7.3.2模板工程

顶板、底板、顶梁、中梁、底梁和矩形柱均采用钢制专用模板,侧墙、中墙、站台板以及支撑墙模板采用高强度大块竹胶板。

⑴车站矩形柱钢模板

根据设计文件,车站底板每8~12m设一道环向施工缝。根据工期安排,拟把两道施工缝间的纵向矩形柱(9根)作为一个单元,配备一套钢模板进行施工。各车站共配备两套模板进行周转。

⑵其余部位钢模板

风道和出入口每两道环向施工缝间的结构作为一个施工单元,配备一套钢模板进行施工。车站共配备两套模板进行周转。

⑶车站拟配备两套高强度大块竹胶板作为模板,用于侧墙、中墙、站台板以及支撑墙施工;风道和出入口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和具体安排配备侧墙、中墙模板。

施工过程中注意如下问题:

①模板支立前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铺设牢固、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相邻两块模板接缝高低差不大于2mm,支架系统连接牢固稳定。

②柱子模板采用拉杆螺栓固定,两端加垫块,拆模后其垫块孔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塞严密。

③顶板及中板结构的模板在支架支立完毕后再铺设,并预留10~20mm沉落量。

④楼板结构模板偏差:高程在0~+10mm、中线在+10~-10mm、宽度在-10~+15mm范围以内;墙体结构支立偏差:垂直度小于2‰,平面位置在±10mm以内;柱子模板偏差:垂直度小于1‰,平面位置顺线路方向在±20 mm以内、垂直线路方向在±10mm以内;变形缝处端头模板偏差:平面位置在±10mm以内,垂直度小于2‰。

⑤结构变形缝的端头模板加钉填缝板,填缝板与止水带中心线和变形缝中心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

⑥结构拆模时间由砼试件抗压强度来确定。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再拆模。

⑦拆除后的模板进行清除灰碴,及时维修,妥善保管,便于下一循环的使用。

3.1.7.3.3钢筋工程

柱子、纵梁钢筋在加工车间制作成型,采用运输绑扎成型;侧墙钢筋按节间内单元在车间制作成型,运输就位与相邻单元侧墙钢筋相连成整体。

顶、中、底板、侧墙设拉筋,拉筋横向间距300mm,纵向间距300mm,按梅花形布置。

横向受力筋遇沿车站纵向>300mm孔洞时,弯折15d后截断;遇沿车站

纵向≤300mm孔洞时,横向筋可绕过孔洞。

纵向分布筋必须满足锚固要求后方可截断。

施工缝钢筋连接按《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进行焊接。 3.1.7.3.4混凝土工程

⑴结构砼等级如表3.1.7-1。

表3.3.7-1结构砼等级表

站台矩形板、支顶梁 中梁 底梁 侧墙 底板 位名称 板 板 柱 撑墙 结构部 顶中砼等级 防渗等级 C30 C30 C30 S8 S8 S8 C30 C30 C30 C30 C30 S8 S8 垫层 C40 C15 ①砼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以砼泵逐层浇筑,机械振捣。

②防水砼采用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优先采用双掺技术(高效减水剂和优质粉煤灰)。车站主体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

③结构砼浇筑时按分层分段进行浇筑,施工时注意留施工缝,施工缝留置和处理按《地下铁道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要求进行施工。

④本主体结构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顶板、底板、侧墙外侧为50mm,内侧为40mm,中板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0mm。

安装钢筋骨架时采用同等级砼强度的预制块绑扎固定于钢筋骨架上,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⑵防水砼施工

防水砼施工最主要的是保证混凝土密致不裂或把裂缝宽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达到不渗不漏。为此本设计采用外加剂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不小于S8;另外,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采用适当的增加保护层厚度、纵向主筋应细而密,在混凝土施工期间设混凝土后浇带,减少混凝土因伸缩、水化热等物理化学引起的裂缝。为此本标段结构采取以下工程技术措施:

①降低水泥用量,避免采用高水化热水泥,混凝土优先采用双掺技术(掺高效减水剂加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车站顶、底板、侧墙采用高性能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C3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单位水泥用量一般不大于320kg/m3,但胶体用量不小于250kg/m3。

②严格控制水胶比,水胶比控制在0.45以内。

③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④用于防水的商品混凝土入模坍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模前坍落度损失每小时应小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每小时不应大于60mm。

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严格控制入模温度≤28℃; ⑥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做好混凝土的浇注、捣固和养护措施,养生时间不小于14d,制订严密的防晒、遮水措施。

⑦模板平整,拼缝严密不漏浆。 ⑶砼养护 ①防水砼养护

底板养护按规范要求湿养护14天以上;斜腋处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侧墙养护采用带模养护7天后立即使用偏氯乙烯养护液养护。顶板砼在初凝后立即采用蓄水养护,蓄水养护至板顶放水层施做前,顶板养护达100%强度后方可拆模。

②普通砼养护

柱子砼带模洒水养护,拆模后用偏氯乙烯养护液养护。 ⑷后浇带砼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砼结构中,只在施工期保留的临时温度收缩变形缝,在保留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填充封闭,后浇成连续整体结构。

在符合下列规定时开始后浇带的施工:

①后浇带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天后开始施工。

②后浇带的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