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基础训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16:49: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4、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观察实验

※水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结冰? 我的猜想:水的温度为零时开始结冰。

我的方案:1.在大烧杯内放入冰块,倒入适量的浓盐水。2.把试管内装上一小半水,把温度计插入试管内,记下温度计的指数,然后把这个装置放入大烧杯中。 3.仔细观察试管内水的变化,每隔二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4.把记录测量的温度和初始温度对比。 我的记录: 时间(分钟) 就是水的冰点。 我的收获

(1) 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2) 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结了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衣服里的水经历了两种变化。一是衣服上的冰先融化成水,然后再变成水蒸气;二是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

(3) 水在自然界里有冰、水、水蒸气三种不同的形态。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4) 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加快空气中水蒸气的凝结;冬天放在室外的水缸“冻裂”了,是因为缸内的水结冰体积膨胀的缘故;晒盐场利用水蒸发后,将盐结晶出来。 拓展与应用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可以做哪些事。

冷冻车间用冰块保鲜食品;晒盐场利用蒸发制盐;人工降雨雪;利用蒸发晒衣服;水结冰体积膨胀使水缸冻裂……

精选

温度(℃) 现象 我的发现:试管内水的温度越来越低,水慢慢结冰。水结冰时的温度(0℃)

.

24 小水滴的旅行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小水滴会变成什么呢? 2、什么是露、霜、雾、云、雨、雪? 3、露、霜、雾和云、雨、雪形成的区别? 4、自然界里水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观察实验 ※雨的形成。

我的猜想:云中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凝结成较大的水滴降下来就是雨。 我的方案:加热玻璃杯内的水,在玻璃杯口放一盛着凉水瓷盘,一会就会看到有水滴从瓷盘底部滴出。

我的发现: “雨”是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雾的形成。

我的猜想: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许多多小水滴漂浮在低空,形成了雾。 我的方案:加热水至沸腾,在玻璃管外就会看到冒出的“白气”;在玻璃杯内倒上温水,将一块冰块置于杯口处,就会看到有“白气”形成,这就是雾。把冰拿开,“白气”会逐渐消失

我的发现: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这就是雾。 ※露的形成。

我的猜想:露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城的小水珠。

我的方案:用干毛巾将较大的不锈钢杯外表面擦干净,然后将碎冰块倒入杯内1/2处,掺入适量冷水至2/3处,静置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这就是露。

我的发现:露是水蒸气遇冷(0℃以上)凝结而成的水滴。 ※霜的形成。

我的猜想:霜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

我的方案:用干毛巾将易拉罐外表面擦干净,将碎冰与食盐混合(3∶1)装入罐内至2/3处,搅拌均匀。将易拉罐放在浸湿了的毛巾上,一会罐外壁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粉沫”,这就是霜。

我的发现:霜是水蒸气遇冷(0℃以下)在物体表面上直接凝化而成的冰晶。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 当云中的这些小水点或小冰晶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会向下降落。当

精选

.

低空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时,降落下来的是雨。在零摄氏度以下时便是雪。 (2) 冬天的早晨有时“白气”弥漫。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在低空叫做雾,在高空叫做云。

(3)秋末和秋季晴朗的早晨,我们常在草叶或其他物体上看到很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叫做露。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

(4)冬天的早晨,有时在草木、地面上会看到一些小冰晶,人们把它叫做 霜。

(5) 露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上凝结而成的,形成露的温度在0℃以上,形成霜的温度在0℃以下。 2、小法官

(1)小水滴旅行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太阳。(对) (2)高空中的云是由小水点或小冰晶组成的。(对)

(3)模拟霜的形成实验中,往冰水混合物内加盐,是为了降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对)

(4)霜冻是一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春季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对) (5)正是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才使得人和地球上的生物能够繁衍生息,连绵不绝。(对)

(6)由于水在自然界不停地循环,所以地球上的水是用之不竭的,我们没有必要节约水。(错)

(7)在空中喷洒制冷剂,使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增大,形成雨,这就是人工降雨。 3、我会选。

(1)河面上常会出现一层雾气,这个现象中,水所经过的状态变化是( B )。 A、水经过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水蒸发后凝结成小水滴 C、水先蒸发后再变成固态 D、水变为气体再变成固体

(2)下列水的状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是(B)。

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 C、冬天玻璃窗结冰花 D、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

(3)冬天,在暖和的室内玻璃窗上会有小水滴或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小水滴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面 B、冰花结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 C、玻璃窗上的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D、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了固体而形成的

精选

.

(4)如图所示,水在壶中被加热,从玻璃片上掉下来的水是蒸馏水,在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水经历的形态变化是(B).

A、固态 液态 固体 B、液态 气态 液态 C、气态 液态 气态 D、液态 气态 固态 拓展与应用

1、画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线图,你有什么发现?

地表、湖泊、海洋蒸发→空中冷凝结云→云遇冷→降水→地下河流、湖泊、海洋蒸发。水在自然界里是循环的。

2、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自然界水的循环对人类有很大益处,但有时也会造成灾害。由于水的循环,才有雨、雪,才能用来滋润土地,供植物生长;由于水的循环,才有水供人畜饮用;工业及发展水上航运等方面也需要水;水蒸气可以调节气候,湿润空气。但是,若某个地区降水集中或长期无雨,就会造成水灾或旱灾等灾害。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水的循环造福人类,改造自然,变水害为水利。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填一填 。

(1)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2)水有液体、气体、固体3种状态。冰是水的固体状态。

(3)在一定的外在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 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气化。这种现象叫做 沸腾。如果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4)水凝结过程中,是放出热量的。

(5)在一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的冰点是0℃。 (6)

精选

.

2.小法官

(1)江、河、湖、海等处的水,有阳光照射,才开始蒸发。(错) (2)气温低的清晨一定有露。(错)

(3)水蒸气能直接变成冰,但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错) (4)水的三态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 3.我会选

(1)水蒸发需要(A)热量。 A、吸收 B、散发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会(C)。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3)水蒸气是水的(C)状态。 A、液体 B、固体 C、气体 (4)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要用(A)。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二、生活中的科学

1、俗话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呢?用所学知识解释吧!

当水壶里的水被加热的时候,在壶底形成了许多小气泡,每个气泡发出一个声音,汇合起来就变成了“嘶嘶”声。水壶被继续加热,小气泡体积膨胀离开壶底上升到较冷的水中,气泡破裂,发出了较强的噪声,这个过程持续一段时间,水温逐渐升高,气泡破裂的位置距水面越来越近。当水完全沸腾的时候,壶底的水气泡到达水面然后破裂,其声音反倒降低了,只有了较轻柔的溅水的声音。

2、当病人发高烧时,常常用湿毛巾擦拭皮肤或在额头上敷上湿毛巾,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什么?

湿毛巾放在病人的额头,湿毛巾上的水蒸发吸收热量,当湿毛巾的温度低于病人的温度时,吸收人体热量,有利于降温 。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