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特征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9:53: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特征

作者:许小姣

来源:《教师·中》2012年第03期

一、视唱练耳教学的特点

音乐是传递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并非给人直接的感官享受,而是借助声音来诠释内心深处的情感,而音乐表演是依托于表演的艺术,通过表演者的参与赋予音乐更深刻的内涵以及新的生命力。视唱练耳是通过视唱练习以及听音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视听能力以及读谱能力,从而掌握正确的音准、节奏等。进行视唱练耳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把乐谱中的音符通过视觉以及听觉,用更加准确的发音唱出来,而这种能力需要学生除了掌握识谱读谱的基本技能以及音准、节奏感之外,还必须具有发声器官的控制能力。 在音乐专业当中,视唱练耳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技能课程,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使学生拥有一定的音乐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自身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为音乐服务。因为音乐作品在带给人们听觉上美的享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了能让听众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在进行音乐表演时正是将这种内在含蓄的情感通过表演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连接听众与作曲家情感世界的纽带。 二、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特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特征: 1.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具体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读谱识谱能力,使学生对音符、音阶等一些基本要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体会,融入更多的情感进行音乐学习,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应该通过一些科学系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方案为学生讲述乐理的基本规律,并且教师以此作为视唱练耳教学的基础,给学生传授乐理知识以及音乐技巧的同时,培养他们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特征,将乐理知识以及音乐技巧所具有的客观形式转化为更为主观的表现形式,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从情感以及认知上有一个最直接的感受,这样才能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根本目的。

例如在进行读谱技能的训练过程中,从音乐的节奏感入手如图1所示的拍点练习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音乐的韵律,在音乐的节奏中要保持拍子的稳定与均匀,虽然只是一些简单、平淡的技术动作,但是通过学生用心感受,准确地把握时间节点,掌握每一个拍子的起点以及停顿的动作,能够将时间合理均匀地分配给音符,从而达到音乐表现的要求。如果在拍点练习中,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感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不高,在简单的拍点练习中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在焉,无法掌握音乐节奏的要领,使得音乐的学习无法得到预期的收获。因此必须强调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情感以及想象力,使音乐学习更加具有活力。 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是通过音符、节奏以及表演者的肢体语言等来传达作曲家的感情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可以说音乐是通过音符以及节奏,用一种相对比较含蓄的形式表现作曲家蕴涵在作品当中的真情实感,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音准与调式感。 学生通过对音乐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体验,能够形成丰富的音乐情感,而且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是错综复杂的,每个人的情感体验不同,即使是相同的音乐作品也会给学生带来两种不同的感受,所以在视唱练耳教学中要从人性化的审美角度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具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根据调式音级的动静规则,可以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读谱音准进行有效控制。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以主弦为轴心的调式音级动静规则对音准实行有效控制,学生通过构建主和弦,根据调式音级的动静规则,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出其他调式的音级。而在变化音的视唱过程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构建出合理的自然音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变音的依附性原则,自然引入变化音,并且根据对自然音的倾向关系处理音准,从而使两者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对于变调层次可以实行主和弦轴心迁移,根据调式音级的动静规则,形成对转调旋律的音准控制,具体如图4所示。

通过视唱练耳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以主和弦为轴心的调式音级的动静规则以及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对音准进行更加科学的控制,奠定了更加牢固的自然音层次的基础,全面系统地形成了以调式感为依据的合理音高,让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更加透彻,并最终获得更加深入的情感体验。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需要把这些最直接以及最根本的东西表现出来,还应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悟,附加更多鲜活的元素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应该完全进入该作品的情绪、内容,才能比较充分地表达出作曲家的本意。因此,只有唤醒学生内心对乐曲中的某一华彩乐段、某一颤音的感情时,才能够很好地演奏音乐,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即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以及体验,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这也是视唱练耳教学中情感特征的重要表现。学生对音乐的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越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对音乐的想象力以及艺术的感染力就越强。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要把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与乐理知识、音乐技能的要求相互融合。既要通过感官、思维、想象、记忆等生理感知方面去掌握和提高学生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情感特征,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还应该注意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过视唱练耳教学,强化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生通过视唱练耳教学,真正体验到音乐表演艺术家绝不仅仅只满足于那种自我陶醉的音响感受,而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音乐内容上的深度和真谛,从而达到艺术的最高层次。因为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掌握了高超的表演技术的表演者,但是最终能够成为真正音乐表演艺术家的人却并不是很多。总之,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以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情感为基础,结合自我的并且有节制的感情表达,这样的表演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情真意切,同时也使自身对于艺术的追求逐渐走向成熟。

综上所述,音乐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在领悟到原作的思想情感之后,加以个人风格及情感释放将音乐表现得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这样一来音乐教学就被赋予了创造性,而且这种创造性是必然的,同时也是音乐视唱练耳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就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以及丰富的表现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诠释的同时还应该重视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因为音乐作为一种抒发情感的艺术,需要学生领悟到音乐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更加鲜活的生命,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