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毕业设计论文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4 19:02: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毕 业 设 计(论文)专 用 纸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应根据公路等级、设计速度、地形、气候、地质等条件来确定,以保证公路的交通安全、通行能力、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高等级的公路和低等级公路的横断面的组成不同。本次设计的道路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的横断面组成主要包括:行车道、路肩、边坡、排水设施等。在某些路段,可能要增加错车道和紧急停车带(见图3-2),在边坡上可能有护坡道、碎落台等。

图3-2 二级公路的横断面组成

2.横断面要素的确定

横断面要素的确定主要是确定组成公路路幅的各部分的几何尺寸,在实际设计中,一般是根据公路等级和交通量的大小,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各级公路路基横断面来确定,同时结合当地地交通规划和有关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一般规定如表3.3所示

表3.3 各级公路路基宽度

公路等级 计算行车度 (km/h) 车道数 路基宽度(m) 最小值 10.00 8.5 - - 一般值 2 12.00 2 10.00 2 8.50 2 7.50 2或1 6.5(双) 4.50(单) - 80 二、三、四级公路 60 40 30 20 本次设计的是二级公路设计速度是60km/h,根据上表查的车道数为2,路基宽度取为10km/h。

3.2.3 土石方的调配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的调配较简便,即按填、挖方分段,以下 为土石方调配说明及方法 : 1. 在土石方数量计算,基核完毕后,即可进行调配,但须先将有关桥涵位置,纵坡与深沟等等注在备注栏,供调配时参考。

2。计算本桩利用,填缺与挖余。然后按土石分别进行闭合核算,核算式为: 11

毕 业 设 计(论文)专 用 纸

填方=本桩利用+填缺 挖方=本桩利用+挖余

3.根据填缺与挖余的分布情况,可以大致看出调运的方向及数量,调配前先确定一个最远调运距离,这个距离可根据前述不同的施工方法和各种运输方式的经济运距来确定,调配时的计价运距就是调运挖方重心的距离减去免费运距后的运距,调方重心可根据土石方分布情况估定。调运后,填方如有不足部分可采用借方,未调用的挖余方按废方处理。

4.在计算符合要求后,将调运方用箭头标在调配栏中,同时将数量分别填入“远运利用” 、“借方”或“废方”栏里。

5.调配完成后,应分页进行闭合核算,核算式如下:

远运利用+借方=填缺 远运利用+废方=挖余

6。 每公里合计,总的闭合核算式除上述核算式外,还需按下式进行核算:

挖方+借方=填方+废方

7. 调配一般在本公里范围内进行,必要时亦可跨公里调配但须将数量及方向分别注明,以免混淆, 8. 按页及公里分别核算无误后,即可计算运量,并合计公里运量,运量的计算式为:

运量=远运数量×运距(立方米·公里)

12

毕 业 设 计(论文)专 用 纸

第四章 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设计应包括路面结构层原材料的选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的测试于确定,路面结构层组合与厚度计算,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等内容,以及路面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路肩加固等的设计.

路面结构层设计除包括行车道部分的路面外、对高速公路、一般公路还应包括路缘带、硬路肩、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匝道、收费站和服务区的路面设计.

4.1路面设计的原则

1.路面设计应该根据路面使用要求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当地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2.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

3.结合当地条件,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对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在路面设计方案中积极、慎重的加以运用.

4.路面设计方案应注意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5.为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应推行机械化施工. 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宜分期修建.

4.2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计算书 4.2.1交通分析

某高速公路,其中某段经调查路基为粉质中液限粘土,地下水位1.1m,路基填土高度0.5m。近期混合交通量为3012辆/日 ,交通组成和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分别如表1、表2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8%。该路沿线可开采砂砾、碎石,并有石灰、水泥、粉煤灰、沥青供应。土基模量可查表进行取值,也可根据经验取不低于25MPa,泊松比可取0.35。

请设计合适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13

毕 业 设 计(论文)专 用 纸

表4.1 某路段混合交通组成

车型分类 代表车型 比重(%) 一类车 桑塔纳 24.57 二类车 五十铃 42.30 三类车 四类车 五类车 六类车 解放CA10B 黄河JN150 黄河JN162 交通SH361 22.04 9.01 1.89 0.18

表4.2 代表车型的技术参数

序 汽 车 号 型 号 1 桑塔纳 2 五十铃 3 解放CA10B 4 黄河JN150 5 黄河JN162 6 交通SH361 载重 前轴重 后轴重 总重(kN) (KN) (KN) (KN) 21 42 后 轴 轮组轴距 出产国 数 1 数 双 双 双 双 (cm) 130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80.25 40.00 19.40 60.85 150.60 82.60 49.00 101.60 1 174.50 100.00 59.50 115.00 1 280.00 150.00 60.00 2*110.0 2 4.2.2 当量换算的计算

标准轴载的当量换算

沥青层底拉应力:

N??C1C2ni(i?1kPiP)4.35 (4-1)

半刚性材料层底拉应力:

N??CC2ni(//1kPii?1P (4-2)

)8 式中: N--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n1--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C1--轴数系数;

C2--被换算车型的轮组系数; P--标准轴载;

14

毕 业 设 计(论文)专 用 纸

Pi--被换算车型的各级轴载;

当轴间距大于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1; 当轴间距小于3m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1?1?1.2(m?1) (4-3) 式中: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前后轴重小于25KN不予计算,故由表4.2得:一二类车以及三类车的前轴重不予计算。沥青层底拉应力:

由表4.1得:

三类:C1=1.0 C2 =1.0 n3=22.04%*3012=663.84次/日 四类:C1=1.0 C2=1.0 n4=9.01%*3012=271.38次日 五类:C1=1.0 C2=1.0 n5=1.89%*3012=56.93次/日 六类:C1=2.2 C2 =1.0 n6=0.18%*3012=5.42次/日 再由表4.2以及上面的公式得:

N3?1.0?1.0?663.84?(N4?1.0?1.0?271.38?[(60.85100101.6))4.35?76.49 次日

4.35100100 59.54.351154.35N5?1.0?1.0?56.93?[()?()]?110.51次日100100 604.351104.35N6?2.2?1.0?5.42?[()?()]?0.59次日100100

?(49)4.35]?302.97次日故, N?76.49?302.97?110.51?0.59?490.56次日 半刚性材料层底拉应力: 由表4.1得:

三类:C1=1.0 C2 =1.0 n3=22.04%*3012=663.84次/日 四类:C1=1.0 C2 =1.0 n4=9.01%*3012=271.38次日 五类:C1=1.0 C2 =1.0 n5=1.89%*3012=56.93次/日 六类:C1=1.0 C2 =1.0 n6=0.18%*3012=5.42次/日 再由表4.2以及上面的公式得: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