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4:17: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
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
授课教师: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陈华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成都十八中的数学教师陈华,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我的说课
从以下六个环节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 教学内容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人教版第一册(上)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计划授课2课时,今天我的说课为第一课时.
●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数列这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另外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必备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 知识基础:前几节课学生已学习了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等知识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 认知水平与能力:高一学生初步具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但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又有所不同,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
●任教班级学生特点:我班学生基础知识较扎实、思维较活跃.
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渗透新课标理念,并结合以上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用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过程,掌握公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公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体验错位相减法所折射出的数学方法美.
2.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简单应用.
突出重点的方法:“抓三线”,即(一)知识技能线(二)过程与方法线(三)能力线.
● 难点::错位相减法的生成和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运用
突破难点的手段:“抓两点”,即一抓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兴奋点,二抓知识的切入点.
四、教学模式与教法、学法
教学模式 :本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的引导. 学生的学法:突出探究、发现与交流.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环节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前呼后应 类比探索 形成公式 公式应用 培养能力归纳总结 加深理解 延伸拓展 发散思维
下面,我就重点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分两个部分来完成.首先复习旧知,铺垫新知.接着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了一个他们所熟悉的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通过学生观看动画,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发现问题暂不能解决,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复习旧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等比数列各项特点,从而为“错位相减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和埋下伏笔.而情景动画的引入让引出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类比探索、形成公式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依托以下两个探究来完成
235859探究一:如何求和: 1?2?2?2?L?2?2
我先引导学生回忆:等差数列求和的重要方法是倒序相加法,剖析倒序相加法的本质即整体设元,构造等式,利用方程的思想化繁为简,把不易求和的问题转化为易于求和的问题.从而得出求和的实质是减少了项.同时又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用这种方法还行吗?若不行,那该怎样简化运算?能否类比倒序相加的本质,根据等比数列项之间的特点,也构造一个式子,通过两式运算来解决问题? 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这就是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的一个片段。通过学生讨论,学生主要得出了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通过学生的回答我指出法一的实质就是利用了2n+2n?2n?1,但此法不具备一般性,如果把上式中数字2换为3或其它的数则不行.而法二和法三的共同点就是
1充分利用了根据等比数列项之间的特点an?qan?1 , an?an?1构造式子,通过两
q式运算来解决问题.而这就是本堂课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一种很重要的求和方法——错位相减法,在此处先不着急介绍“错位相减法”的要点,只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在后面应用中再来强调.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