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衡山合并建市新址建设规划的提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0 20:25:3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久闻关于衡山、衡东、南岳“两县一区”合并的相关传闻,最近听说“省直管县”会议中已经通过了该方案,若传闻属实,方案能够早日通过国务院的批准,实属“两县一区”人民的一大幸事啊!

但是目前对于“两县一区”合并中市区选址一事多数人赞成选址衡山县开云镇、衡东县新塘镇(以下简称衡山老县城)。

对于此事我有一点愚见,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用。

一、衡山市新址建设选址问题:衡东县大源渡(湘江、洣水交界处) (一)为什么不能选址衡山县老县城?

1.如果选址衡山县老县城,虽然照顾了衡山、南岳,但是无疑是抛弃了衡东县城。衡东县城既不通国道、火车等重要交通线路,也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作支撑,衡东县城也就变成了死城一座。那么那几万衡东的老居民的民生问题如何得到解决?

2.属于老城区,城区老化比较严重,拆迁以及重建成本高、难度大,湘江两岸的地势不平坦,不利于城区的发展,以及“两县一区”的融合。

特别突出的:

1.老湘江大桥,路面相当狭窄,仅双向单车道; 2.衡山大道以东属工业区,在建、已建厂家比较多。

3.老衡山站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国家4A级南岳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南岳门户形象。

(二)为什么选在衡东县大源渡?

1.与衡山、衡东、南岳三个城区相距适中,处于连接衡东、南岳的中心位置,距衡山、衡东约10公里,距南岳不到18公里,武广新衡山站近13公里。

可以形成一个有力的中心城市,来带动县域经济及周边的全盘发展。

1 / 4

西可与南岳老城对接,北可与衡山老城对接,东、南可与衡东老城对接,实现真正的融城。

2.地域广阔、位于湘江与洣水的交界处,京珠高速、京广铁路沿线,适宜作为新城建设选址。

3.可将新衡山市定位为生态示范性城市、花园式风景城市的“山水州城”,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品位,以建设省内乃至国内重要的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战略目标,以新衡山市为中心西起南岳、东至衡东的山水宜居之城,以位于湘江下流的老衡山县城、新塘为中心的工业重镇。

4.全面整合开发南岳景区、罗帅故里、大源渡、锡岩仙洞、洣水风光带、炎帝陵、桃源洞、井冈山、毛泽建烈士墓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以及进一步整个旅游链的产业升级,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对外打响整体组合品牌。

5.可作为生态示范性城市、花园式风景城市的目标进行建设,可加快永和乡、大源渡、洋塘、潭泊等广大区域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安置房和商品房结合建设的方式对新城区进行开发。在新城区开发的初期可以大力发展以南岳景区为中心的旅游配套服务产业,以武广衡山站、京广衡山站、京珠高速为基础的物流业。

二、关于加速“两县一区”融城的相关建设开发问题 (一)交通设施建设: 1.在建项目:衡岳高速

大源渡至南岳段连接线路线起于京珠高速潭耒段与京珠高速公路相接,经彭家台、林子冲、老场市、袁家冲,终于大王庙处并设南岳互通与主线相接,全长13.62km。

2.可规划建设项目:

(1)永和乡至开云镇公路拓宽翻修工程:

沿湘江西岸拓宽翻修从永和乡至开云镇公路,经毛泽建烈士墓,全长10公里。

2 / 4

(2)S314改道工程一:

西起南岳、武广新衡山站与G107相接,经永和乡、湘江、大源渡,至潭泊处与S314主线相接,建城市公路洣水大桥一座,全长23公里。在南岳设衡山市汽车西站,潭泊(或金堰)设汽车东站,衡山设汽车北站。

将缩短从南岳景区至罗帅故里约15公里的路程,将全面整合南岳景区、洣水风光带、毛泽建烈士墓、罗帅故里、锡岩仙洞等旅游资源。

(3)S314改道工程二:

南起衡东县岭茶与S314主线相接经霞流镇、大水田、大泥塘、藕塘、荆花港、洋塘至杨泗桥与S314主线相接,全长约18公里。

将缩短从新衡山市至衡阳市约13公里路程,缩短新衡山市至新塘7公里路程。

(4)京广线衡山站改建工程:

将京广线衡山站改建至大源渡京珠高速新塘停车区附近,新的火车站距衡山约10公里(增长6公里),南岳约18公里(同样距离),武广约13公里,衡东不到9公里(缩短6公里)。

虽然总的公里里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第一,因衡山、衡东两县的人口影响,在衡山站上下的主要客流中衡东比衡山多;第二,从南岳区至衡山途经过国道,改建后只经过省道,加上衡岳高速的分流,大大减少沿线的拥堵。综上两点,实际上新的京广线衡山站的选址更加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二)安置房与商品房的统一规划建设:

可以通过政府部门与房地产商合作,减免地产商的土地转让金,开发的楼盘中部分为商品房,部分为安置房,对于拆迁征用土地的农民采取以宅基地换房的政策,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但是开发商所建设的楼盘必须经过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验收,安置房部分由政府部门统一分配。(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