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李尔王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6:4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悲剧下的真善美

——《李尔王》中的人物形象考狄利娅分析

——汉语言3班 洪梅 1102010310

摘要 威廉姆·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其作品

多蕴涵了他对复杂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百态的清醒反思与透视。其作品《李尔王》与《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一起被认为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李尔王描绘了个人、家庭、国家生活中有悖常理的行为所造成的、给无辜民众带来死亡的混乱局面,表现了父母与贵族面对忤逆子女的掠夺多么无能为力。但在此悲剧下却不乏真善美的存在,美丽善良的小公主考狄利亚便是这真善美的深刻诠释。

关键词 悲剧 真诚 善良 人性

前言 考狄利亚本来是李尔王最受宠爱的女儿,考狄利亚真诚的美德使她不

致掉入谄媚的陷阱,然而她的问题在于傲慢和固执,以至于坚守原则和安抚父亲成了她的以本性而论不可调和的两件事情,以至于被李尔王遗弃而远嫁法兰西,从而上演了一幕幕混乱不堪的悲剧。在演绎悲剧的同时,考狄利亚身上所散发的善良纯真的天性深深地吸引了广大倾心者。 一、 爱的语言——脱离糖衣的真诚

考狄利亚一贯都受到李尔宠爱,被他称为“最爱的一个”,在法兰西 王看来考狄利亚是李尔的“珍宝、赞美的题目、老年的安慰、最心爱的人儿”。然而,她却只以“我爱你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生硬地回应着父亲爱的呼唤,甚而公然反抗父亲,蔑视他的权威。在满朝文武面前,在李尔分配权力和国土的重大仪式上,她对父亲责备她“年纪这样小,却这样没有良心 ”的回答针锋相对:“父亲,我年纪虽小,我的心确是忠实的。”(《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 )之前她曾顶着王权的压力讲到“父亲,您生下我来,把我教养成人,爱惜我、厚待我;我受到您这样的恩德,只有恪尽我的责任,服从您、爱您、敬重您。我的姐姐们要是用她们整个的心来爱您,那么她们为什么要嫁人呢?要是我有一天出嫁了,那接受我的忠诚的誓约的丈夫,将要得到我的一半的爱和一半的关心和责任;假如我只爱我的父亲,我一定不会像我的两个姐姐一样再去嫁人的。”

(《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心口如一、倔强正直的形象,考狄利亚刚正有力的道白反映了她人格的崇高。这强有力的辩白恰恰是脱掉糖衣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深深地体现出考狄利亚善良纯洁的本性和对父亲深沉而伟大的爱,诠释了真正的爱是不需要也不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所以对于一心想听女儿们饱含爱的华丽语言的李尔王,真诚善良的考狄利亚无疑是得不到父亲那丰厚的嫁妆的从而开始了冥冥之中早就注定好的悲剧命运。

考狄利亚一直坚定自己的信条:“……我所以失去您的欢心的原因,

并不是什么丑恶的污点,淫邪的行为,或是不名誉的举止;只是因为我缺少像人家那样的一对献媚求恩的眼睛,一条我所认为可耻的善于逢迎的舌头,虽然没有了这些使我不能再受您的恩宠,可是唯其如此,却使我格外尊重我自己的人格。”考狄利亚的光彩在她与父亲深刻的原则性的正面冲突下特别夺目,让我们感受到考狄利亚是一位有主见、充满智慧的女神,无不散发出真善美的光彩。 二、 爱的回归——苦难后的重逢

当李尔王被其两个女儿虐待出门,饱尝屈辱之后,对自己当初的轻信

和愚蠢后悔不已。危难时刻,考狄利亚挺身而出,营救父王。在剧尾,莎

士比亚向我们展现了考狄利亚作为女性无比温柔动人的一面,尤其是在堪称“莎剧中最为动人的场面”的第四幕第七场,从中我们看到了考狄利亚仁慈、怜悯、富有爱心、温婉动人的一面:她首先祈求神明医治李尔被辱心灵的重大伤痕,保佑李尔这个被不孝女儿反噬的老父,让他恢复神智。 考狄利亚呼喊道:“啊,我的亲爱的父亲!但愿我的嘴唇上有治愈疯

狂的灵药,让这一吻抹去了我那两个姐姐加在你身上的无情的伤害吧!”“假如你不是她们的父亲,这满头的白发也该引起他们的怜悯。这样一张面庞是受得起激战的狂风吹打的吗?它能够抵御可怕的雷霆吗?在最惊人的闪电的光辉之下,你,可怜的无援的兵士?戴着这一顶薄薄的戎盔,苦苦地守住你的岗哨吗?我的敌人的狗,即使它曾经咬过我,在那样的夜里,我也要让它躺在我的火炉之前。”(《李尔王》第四幕第七场) 考狄利亚用实际行动来证实了她对父亲李尔王深刻的爱,在爱的面

前,语言往往都是苍白无力的,考狄利亚爱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大爱无价,真爱无悔。真诚善良的她无疑才是李尔王最值得去爱、去呵护的女神,以至于当后来父女二人落入监牢,考狄利亚被害而死时,李尔也随之伤心身亡。虽然故事的结局终究以悲剧告终,但是考狄利亚的爱的准则与践行却给全剧蒙上了一层爱的嫁纱,意蕴绵长…… 三、 人性的寓言——真善美的集结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用爱阐释了人性美,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

人文主题思想。而人文主题正是在李尔与考狄利亚的冲突中展现的,她不 愿拿自己的终身大事作为父亲获取“法兰西的葡萄和勃艮第的乳酪”的政 治筹码。我们感受到的考狄利亚就像《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一样有主

见、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在结尾时,她关于人格尊严的强调使人隐约听到了“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调子,令人颇感振奋,展现出了善的美丽。

考狄利亚的傲慢与自信具有李尔的身影,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考狄利

亚才真正像李尔的女儿,考狄利亚所表现出来的固执是其语言方式的一个特点而已,真正说明她被肯特称为“心地纯洁,说话真诚”(《李尔王》第一幕第一场)的原因是她不仅在这寥寥数行言语之间清晰地表白了她必须拥有的对于自己未来丈夫爱的权利的自由,而且也在向李尔指出子女承父业的理所当然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这里便暗含了人文思想中的合乎规律的人性化主题。

博爱、宽容的思想在李尔王中被莎士比亚转化为爱、怜悯、仁慈与

和平作为人性一面的真实写照,《李尔王》中的第四幕第七场考狄利亚与李尔王的重新聚首、冰释嫌隙的一幕在莎评中之所以被称为“莎剧中最动人的场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它是由于考狄利亚这种伟大的人性的真实写照。考狄利亚之所以被肯特称为“仁慈敦厚”,“就在于她推己及人的基督教人道主义的博爱思想,面对自己亲生父亲饱经风霜的面容,她胸中迸发的不只是简单的个人家庭的亲子间的寻常之爱,她迅疾转而关注和体验那同为上帝子民的普通哨兵的辛劳,甚至连敌人的狗这普通的生灵也寄予深切的同情。”【1】考狄利亚在剧中体现的“默默无声”的深沉之爱和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