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需要一颗平常心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6 13:0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爱孩子,需要一颗平常心

作者:马志国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1年第02期

作者介绍:

马志国,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性学会性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学习科学学会研究员,中华医学保健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创新教育学会会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校心理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青年研究》等多家报刊心理专栏作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专家。著有心理论文及心理散文2000余篇,《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等心理学著作30余部,计1000万字。多项成果获奖,多部著作再版,反响强烈。从事心理咨询与研究20余年,接待心理求询者无以计数,享誉全国。入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典籍。

当我源源不断地将母亲无私的爱给予儿子时,却惊异地发现,其实儿子并不是我想象中那般快乐,不知何时,母爱附加了条件,导致了爱的扭曲变形…… 爱的故事

这是一位母亲讲述的关于爱的故事。

没有阳光,万物无法生长,没有爱,孩子的精神人格无法发育。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的原因,也是孩子成长的原因。孩子在渐渐长大,不经意间已从母亲眼中的“可爱的小孩”变成了“有主见的半大人”。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真的感到很欣慰。我太爱我儿子了,能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是我最大的愿望。然而,当我源源不断地将母亲无私的爱给予儿子时,却惊异地发现,其实儿子并不是我想象中那般快乐,不知何时,母爱附加了条件,导致了爱的扭曲变形。

自从儿子上初中那天起,我每天便早早起床,精心为儿子准备营养早餐。宁愿自己忙点累点,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以便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可是,事与愿违,越是精心呵护,儿子越是不理解。终于有一天,我和儿子之间出现了情感危机:面对着餐桌上可口的饭菜,儿子竟然满脸漠然,食欲不振。看着状态不佳的儿子,一股无名火便冒了出来,“快吃,多吃点!”我厉声道。孩子一脸的无奈:“吃不下。”“不行,吃不下也得吃!我辛辛苦苦地侍侯你,为啥?还不就是想让你精力充沛地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不吃好,能学好吗?”看得出,孩子一肚子委屈,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声恐吓:“不吃,别想上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儿子含着眼泪吃了半碗饭,无精打采地上学去了。看着孩子的背影,我既生气又心疼,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心里不断埋怨:我这么疼爱儿子,儿子为什么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随着儿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的情绪也越来越焦虑。孩子的成绩似乎成了我的阴晴表。每天放学回家,我都期待从孩子的脸上得到我所希望得到的信息。看着儿子满脸的喜悦,一定是考试了,而且成绩比较理想。这时的我会情不自禁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甚至紧紧拥抱儿子,嘴里还不住地夸赞:“儿子真行,下次成绩如果再有提高,就给你买个音乐播放器(儿子非常想得到的)!”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会陶醉在满足与自豪的情绪里,我为儿子感到骄傲。孩子的成绩实在不稳定,忽上忽下,我的心也随之忐忑不安。这不,儿子回来了,满脸的沮丧,不用问,肯定是考“砸”了。顿时,我的情绪也会一落千丈,满脸乌云,不住地唠叨:“你差哪儿呀?为什么别人能考好,你却不行?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埋怨、抱怨一股脑泼向儿子。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我真是很心疼。可是,孩子,你应该理解妈妈的一片苦心啊,妈妈正是因为爱你才这样说你呀!

就这样,我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意愿为出发点,用自己认为是“爱”的方式对儿子施以所谓的“爱”,武断地为孩子做这做那,根本不问孩子的感受。可想而知,爱的结果并没有使儿子感到学习、成长的快乐,也没有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反而使孩子感到这种爱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不如意的现实使我渐渐醒悟:我给予儿子的爱是苛刻的、有条件的,我总是先给孩子设定行为标准,达到了这个标准,我就爱你;达不到标准就不爱你。孩子成绩提高了,又亲又抱,成绩下降了,就唠叨抱怨。我不是在爱孩子这个人,而是在爱自己的虚荣。正是这种“爱的合同”在孩子的内心装上了恐惧和自卑,无形中抹杀了孩子的主体人格。

我终于明白了爱的真谛,爱是生命的阳光,爱是生命的养分。我爱我的孩子,就因为他是我的儿子,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理由了。我必须百分之百地接纳他,把他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来对待,当作手心里的宝贝来珍爱。通过施以无条件的爱,让他感觉到自己是可爱的,珍贵的。就因为他是我的儿子,我为他感到自豪…… 平常心待孩子

这位母亲走过爱的误区的故事,给我们深刻的警醒!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这位母亲的爱却变成了对孩子的“折磨”?因为这种爱附加了一个条件:你要拿高分。由此说,这都是对孩子盲目的过高期望惹得祸!

在我们的国度里,家教中的盲目高期望值的热潮,正在一浪高过一浪,热潮汇聚的狂涛巨浪,正残酷地吞噬着孩子们弱小的心灵乃至生命:我们可爱的孩子,有的禁不住家长高期望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威压而小小年纪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有的在高期望值的重压下出现严重的心理创伤……这是一个爱的误区。

如果您的孩子对您说:“不要只爱我的高分,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孩子。”您是不是很失望?为了孩子,我要再泼点冷水:大海之中有百鱼,不能都成龙,大林之中有百鸟,不能都成凤。绝大多数孩子的确都是平凡的孩子。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成才的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并以非智力因素起主导作用的过程。就智力因素方面说,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水平在总人口中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智力很高或很低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中等水平。再就非智力因素方面说,如意志是否坚强、性格是否坚毅,也是服从常态分布概率规律的。就是说,人的非智力因素很好或很差的也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是一般水平。这样,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也是服从常态分布的,必然是很好或很差的是少数,绝大多数是一般情况。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的人都只能是平凡的人。

有人说,只要各种条件具备,每个人都可以成长为天才,那只是理论假设。有人说,按照某种方案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那不过是现代神话。理论假设很诱人,现代神话很迷人,可都当不得真,能当真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

“这是多么让人泄气!”您如果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座珠峰。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我们需要的是以一颗平常心来设定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满怀期望地去教子成人。更重要的是,当我们以一颗平常心待孩子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有那么多的闪光点,我们就会给孩子的心灵注入更多的自信。而自信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有了自信这块基石,平凡的孩子也会创造成功的人生。

(编辑 刘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