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1:43: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恒压恒流的原理: 根据U=IR,R=U/I:

如果R>(U/I),则电源正常工作。

如果R<(U/I),I是恒定不变的,则电源恒流部分保护,输出电压下降,直到满足条件R=(U/I)。 特性:

所谓的恒压,即电压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压,即这个恒定的电压值是可调的。

所谓的恒流,即电流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流,即这个恒定的电流值是可调的。

使用:

可调恒压恒流电源在使用前需要先设置恒流保护值,再设置输出电压,然后开始工作。

首先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到你需要的值,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需要值,接上实验设备开始工作。 例如:一个电路的工作电压是12V所需电流约0.3A,操作如下。

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0.5A(要比工作电流略大),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12V,接上电路开始实验。 如果试验过程中电路板放到金属上部分电路短路了,使电流剧增,当电流上升到0.5A时,电源恒流保护部分工作随即使输出电压下降以保护试验设备。 常识了解:

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是交流电压的1.414倍。

例如10V的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等于14V。

继电器切换点的选择:

交流输入电压减去5V等于切换电压。 例如变压器抽头0-15V-25V-35

那么第一级的切换电压是15V-5V=10V,即在10V时切换到25V的抽头上。

第二级的切换电压是25V-5V=20V,即在20V时切换到35V的抽头上。

关于继电器切换与否可以测R17两端的电压来判断,R17电压(直流)除以1.414约等于当前的抽头电压(交流)。

调试前的准备:

安装后经检查无误后(输出端的电容和二极管一定要装;3DF20要装到大的散热器上),如果您没有接电流表,请把电流表接点“A”短路,然后通电。 请参考原理图:

测C1、C2电压,应在12-25V为正常。 测C11电压,小于30V为正常。 测C15电压,12V为正常。

如果以上电压不正常,请检查变压器是否供电,抽头是否接错,元件是否装错。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电压正常为止。 调试过程:

调整VR3、VR4,使U2芯片2、6脚电压10V以上(以U2的4脚为参考点)。

R17两端电压应为变压器第一级抽头整流滤波后的电压。

A-RP 电流旋钮调到中间,此时恒流指示灯LED1应该不亮。

调V-RP,电压能在0-18V(R17电压)左右调节算正常。

输出电压调到第一级继电器切换点电压(不明白的去上边看“继电器切换点的选择”),调整VR3使RL1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