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英译本探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14:01: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功能翻译理论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英译本探析

作者:李竹馨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7年第11期

摘 要: 功能翻译理论更加注重译文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认为翻译活动应该从语用角度出发,以实现此预期功能为首要目标。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英译本与英美法系典型国家所使用的相关刑事罪名的英语术语翻译差异,试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适用以及合理运用,进而指导法律翻译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刑事罪名术语;法律文本 【中图分类号】 I25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158-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观念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法治现代化的进程突飞猛进。我国对外法律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法律翻译所承担的功能愈加重要,法律翻译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法律翻译之难在于对不同法系国家的法律传统与法律文化的把握,不同法律体系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法律概念是最大的困难之一。其中,一个部门法中的某些法律概念和法律术语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如刑法中的刑事罪名的翻译。本文将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出发,对法律文本中刑事罪名的翻译进行探讨与对比分析。 2 功能翻译理论简介

功能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代表有赖斯、费米尔、曼塔利和诺德,他们也分别代表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的不同发展阶段。1971年,赖斯提出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后来,费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发展并创立了功能目的论,他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基本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并将目的论确定为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包含三大法则,即目的法则(the skopos rule)、连贯法则(the coherence rule) 和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它试图帮助译者摆脱直译和意译,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的束缚;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也就是说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间存在语际连贯,即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简而言之,目的法则是法律翻译的最高准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是达到既定翻译目的的基本要求。 3 法律语言与法律翻译的特点

严谨有力,条理清晰是法律语言最大的特点。实践证实,法律翻译并不是用译入语中的概念和制度来替换原来的法律体系中的概念和制度的简单过程,它是一种语言转换,又不仅仅是语言转换。因此,在法律翻译实践中,译者必须理解的不只是词、句的意思,还有其在另一种语言中具有的法律效力以及如何实现这种法律效力。

对于法律翻译,功能翻译理论认为译者的主要任务是翻译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文本。因此,法律翻译人员必须在翻译实践中充分考虑翻译目的,文本功能,句法结构和用词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功能翻译理论作为一个能从宏观角度指导法律翻译的翻译理论就有其存在的必要性[1]。

4 功能翻译理论在法律术语翻译中的适用 4.1 目的法则在法律翻译中的合理性。

在法律翻译中,刑事犯罪罪名的翻译,需要译者严谨且精准地对待,刑事罪名的翻译并不是用译入语中的概念和制度来替换原来法律体系中的概念和制度的简单过程。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中设法使译文能够达到法律功能上的等效,以实现法律翻译的准确性交际功能这一重要目的。

例如,在英美法律中,对burglary的定义曾是“the breaking and entering of the dwelling house of another person at night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mmit a felony of larceny inside.”,即行为人以犯重罪或者盗窃为目的的在夜间破门窗闯入他人住宅的行为[2]。但当今,英美刑法对burglary的定义已经有了很大的修订,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夜间,住宅也可以包括其他建筑物等等[3]。为了伤害,强奸甚至杀害某人而进入他人住宅或者其他建筑物,同样也构成burglary。 刑事罪名术语翻译的基本目的,就是获得一个等值描述并且清晰明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译文文本。译者要以此目的为翻译的最高法则,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应该尽可能地理解刑事罪名的翻译目的,要考虑到此翻译行为所涉及的具体目的,文本功能等诸多因素。 4.2 连贯法则在法律翻译中的必要性。

进行刑事罪名翻译时,应以连贯法则为指导,做到语内一致。为了实现连贯法则,译者往往会采用阐释原则,或术语一致原则等方式来让接受者理解译文,实现语内连贯。

例如,kill in the heart of passion是美国刑事犯罪的一个术语,常译作“激情杀人”或者“冲动杀人”,是指杀人者出于一时愤怒或者情绪失控,在丧失理智的情况下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罪行为。激情杀人与其他类型的故意杀人罪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但是,中国刑法中,只有故意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等罪名规定,并没有激情杀人这个法律概念,但在量刑上是对此有所考虑的。在翻译实践中,如果遇到激情杀人或者义愤杀人的情况,虽然对杀人行为的定罪没有影响,但是对量刑衡量上有一定的影响,译者就应该对此概念情况进行解释,而不能随意替换概念。由此可见,遇到中国刑法中没有的罪名术语,译者应该通过加注等方式进行解释,达到语内一致。

再者,法律语言强调词汇的指称意义,法律文字之汉译英,为了维护同一概念、内涵或事物在法律上始终同一,以免引起歧义,词语一经选定就必须前后统一 [4]。 这也就是法律翻译所强调的译名同一律的重要翻译原则。 4.3 忠诚法则在法律翻译中的重要性。

忠实性法则要求译文尽可能地忠实原文,实现语际连贯。法律语言属于庄严文体,体现了法律文本的权威性和庄严性。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才能更准确地传达原文法律的精神和所要表达的法律概念、性质以及立法意图等问题。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英译本为“Article 232 Whoever intentionally commits homicide shall be sentenced to death, life imprisonment or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less than 10 years;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relatively minor, he shall be sentenced to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less than three years but not more than 10 years.”其中,将故意杀人罪,翻译为“intentionally commits homicide”。在评析homicide一词是否忠实源语言概念意思之前,有必要先对法律术语中常见的三种表示“杀人”的词汇:murder,manslaughter和homicide进行区分认识。Murder是指有预谋的蓄意谋杀,按情节可分为一级和二级等多种等级。而homicide是一个涵盖性专业法律术语,指一个人的作为或者不作为导致或促使他人的死亡,它可以用来描述任何一种因他人的行为而引起的死亡,且并不要求行为人必须具有杀人的犯罪意图,比如自卫杀人(justifiable homicide)和车祸致死(vehicular homicide)。Manslaughter侧重于没有预谋的杀人,分为无故意非预谋杀人(involuntary manslaughter)和非预谋故意杀人(voluntary manslaughter)。

我国刑法对故意杀人罪的定义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罪状和法定刑都比较简单。我国刑法的故意杀人罪即包括蓄意谋杀的情况,又包括防卫人进行防卫行为时,产生主观故意心理从而造成对方死亡的杀人行为。因此,我国刑法英译本中没有选择使用murder或者manslaughter来翻译,而是用涵盖性词汇 homicide,且用intentionally对homicide进行了限制,是较为合适贴切的,较为准确贴切地传达了源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以及我国刑法在这方面的立法意图。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