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西方接受-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5 8:26:5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西方接受

1、引言

巴顿·华兹生(Burton Watson,1925-)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当今英语世界久负盛名的翻译家,是翻译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和诗歌等古典文学作品最多的杰出译者。他翻译了《史记》、《墨子》、《荀子》、《韩非子》、《庄子》、《汉书》、《左传》,以及苏东坡、寒山、陆游、白居易、王维、杜甫的诗歌、2到12世纪的古诗史、汉和六朝时代的赋、《法华经》等著作。[1][2]他的译笔流畅自然、平易优雅、世界影响广泛,读者众多。华教授是当前最受欢迎的英译亚洲语言的美国译者之一,他的汉学研究与译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兹生也译介过包括陶渊明等在内的一些重要中国诗人诗作,《归田园居》(其三)翻译就是一例。陶渊明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便辞官归隐田园。他的诗歌对我国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归田园居》(其三)表现的是他的劳动生活情况和隐居田园的决心。语言平实自如、淳朴自然、脍炙人口,体现了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华兹生的译文风格平易自然、通俗易懂,从这一点来看,他很适合翻译陶渊明的诗歌。

国内对翻译的接受性问题谈得大多比较笼统,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是太强。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华兹生的翻译观以及在翻译

《归田园居》(其三)中的体现,来具体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西方接受问题。

2、巴顿·华兹生的翻译观

关于华兹生翻译风格和翻译观的形成,我们可以从分析他对翻译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当中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华兹生1946年开始学习中文,195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中国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1956 年凭借有关司马迁的研究论文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他在翻译《史记》和《汉书》时受到了汪际真先生很大的的影响。华兹生认识到只是译出汉语的意思远远不够,还必须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流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华兹生在研读美国著名汉学家Homer H. Dubs《汉书》英译本的过程中,更加强化了要采用平易、优美的现代普通英语散文风格的理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史记》等中国经典作品的翻译在内,华兹生的译介对象主要是西方普通英语读者,有时为了通俗易懂和可读性而不惜牺牲忠实性[13]。华兹生在《史记》(第一卷,1961)译本序言、《与我》(1995)、《翻译的乐趣》(2001)等反思性论述中,都鲜明表达了他的翻译理念。[3] 3、《归田园居》(其三)的中文和译文

我们先看一下《归田园居》(其三)的中文和华兹生的英译,然后再依据上述对华兹生翻译观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说明华兹生的翻译能够让西方读者普遍接受的事实,这无疑为我们在向世界译介文学经典和传播中华文化时有着重要的启发和

借鉴意义。

归田园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Returning to My Home in the Country, No.3

I planted beans at the foot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 weeds flourished, but my bean shoots were few. I get up at dawn, work to clear away the tangle; Wrapped in moonlight, I shoulder my hoe and come home. The path is narrow, grass and trees tall; the evening dew wets my clothes. Wet clothes – they’re worth a worry, just so my hopes aren’t disappointed! 4、《归田园居》(其三)英译文的可接受性分析 4.1 内容的选择

华兹生在1984年出版的《哥伦比亚中国诗集》(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 Poetry: From Early Times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这部重要译著中收录了从《诗经》到宋代96位诗人的420首诗,其中陶渊明等中国重要诗人被单独进行了介绍,是一部收集范围最广的中国诗歌英译选集。华兹生译作的目标读者群主要是西方普通大众,他们的知识水平不很高、兴趣不很浓,对中国的古典文学了解不多,设法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