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吨年产香菇多糖提取综合车间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3 11:41: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500吨/年产香菇多糖提取

综合车间设计

一、设计任务和内容 1.1 设计题目

年产5吨香菇多糖的工艺设计 1.2 设计原始数据

(1)厂址及气象资料

①厂区位置: 河南郑州高新区

②地势: 厂区地势平整 ③气温: 最高温度40℃ 最低温度 -10℃ 平均温度 15℃ (2)原料: 香菇 (3)产品: 香菇多糖 (4)产量: 500吨/年

(5)工作制度: 三班制 年工作日300天 (6)乙醇回收车间有关数据

① 发酵液酒精浓度: 70%(v) ② 精馏塔操作压强: 0.02MPa ③ 精馏塔进料温度: 30℃ ④ 精馏塔塔顶温度: 78.5℃ ⑤ 精馏塔塔釜温度: 99.6℃

⑥ 精馏塔进料浓度: 32%(V) ⑦ 精馏塔塔釜产品浓度: <0.01%

二、设计说明

2.1 全厂总平面布置

全厂总平面设计为本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总平面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新建厂能否节约而有效的的顺利进行,影响到新建厂后的生产、管理、成本、能耗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影响到全厂的美观和今后的发展。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为;

(1) 建筑物之间相互配置应符合生产程序的要求,并能保证合理生产作业线; (2)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生产作业线应衔接协调,流程疏通,避免交叉和

往返;

(3) 厂内一切运输系统布置应适合货物运转的特征,尽可能使货运路线和人员

路线不交叉; (4) 适当划分厂区,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尽量缩小,但必须符合防火和卫生技术

条件的要求;

(5) 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力求缩小厂房战地面积,厂房布置尽量紧凑,根

据生产的特点和设计拟建的工厂为中小型企业的情况,将工厂划分为几个区域,并按照区域进行布置,以保证各区域之间位置的协调配合,并符合卫生防疫和环境美化。 2.1.1 原料厂及堆场

本厂的主要原料是香菇,香菇受潮容易腐烂发霉,所以要防止雨淋。同时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应设计在工厂主干道旁并且靠近粉碎车间,以便减少运输。 2.1.2 生产区

生产区是工厂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很多。生产区的布置在工厂的中心地带,与大门直接相对,使工人上下班和运输都比教方便。

建筑物的相对位应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同一生产系统多生产线路尽可能成链状列。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满足防火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以减少建筑面积。提高建筑系数和场地利用系数。

厂房的方向、位置和间距应符合采光通风的要求。从方向来说,按生产流程方向自东向西;就位置而言,苛重和震动大的车间,如锅炉房等,力求设置在地址较好的地段上。为了获得较好的自然采光以及厂房的防震效果,大部分采用工字形、L形、11形厂房,外形简单整齐。为了获得良好的通风条件,厂房与主导风向仍成45度角。

辅助附属车间及其它服务环节的位置位于其服务范围的中心或靠近主要服务对象。如原料场靠近车间,废渣回收靠近运输路线。生产性质相同的车间或辅助环节,做到尽量联合布置,在大厂房中,这样可以缩短距离,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办事效率。而各种不易受气候影响的设备如塔等,均采用露天布置,这样可以节省投资。

合理的进行厂内道路布置,对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等均有重要意义。道路的宽度主要取决车辆通行量、行使车辆的型号和工厂的规模。拟建厂设计道路宽度为9米,道路的交叉口为圆形。

工厂绿化可分为生产区绿化、厂前区的绿化、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隔离地带的绿化。生产区的绿化能减弱生产中散发出来的有毒气体和噪音对人体的影响。同时能净化空气,吸收生产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烟尘,有助于改善厂区的气候,而且能减少夏季阳光的辐射,在冬季能防风,有利于保温。 2.1.3 厂前区

厂前区的建筑包括行政楼、研发楼、职工食堂、医务室等。其中行政楼位于主干道前,靠近工厂边缘。研发楼、医务室位于主楼后边,周围设绿化带。 2.1.4 动力区

动力区包括配电室、锅炉房等,他们尽量靠近其服务的车间。这样可以减少管路的铺设和运输过程的损耗。配电室位于工厂的东南侧,靠近外部输电线。 2.1.5 辅助车间

主要的车间有备件库、机修车间、消防车间等。他们尽量靠近生产区,以便在生产车间发生故障或以外事故时能及时进行修理和抢救。 2.1.6 仓库区

仓库区包括原料仓库和产品仓库,他们都位于主干道旁以便于运输,成品仓库靠近喷雾干燥的附近。

以上各个区域以仓库区、厂前区、原料场构成生产区。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应合理的布置各个区,使生产发生联系的车间、仓库等就近布置,尽量减少管路的交叉和返回,使生产上或与生产联系紧密的分区布置达到卫生防火的要求。

综上所述,平面布置有以下特点:

(1) 厂房建筑物的布置与生产工艺流程相适应。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形成

整个顺序尽量保证流水作业,避免逆行和交叉;

(2) 锅炉房、变电站等辅助车间尽量靠近其主要部门,以缩短其间距离,

节省投资。

(3) 由厂前去到生产区的主要干道,应避免与主要运输道路交叉;

(4) 尽量使大多数厂房向阳、背风、避烟尘瓦斯等,尽可能使各车间采用

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等;

(5) 按防火规范的要求,保证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符合规定;

(6) 根据卫生规模的要求,将生产区布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由严重毒害

和烟尘的气体,尽量布置在厂区的下风向;

(7) 根据环保的要求,生产区设有废渣处理站,废水处理站等设施;